并是仙舟下,因成金谷游。
亭开一水曲,山隐百花幽。
繁圃春常驻,晴尊雨更留。
那知龙卧意,犹绕凤池头。
并是仙舟下,因成金谷游。
亭开一水曲,山隐百花幽。
繁圃春常驻,晴尊雨更留。
那知龙卧意,犹绕凤池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毗陵胡舍人园林中游赏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
“并是仙舟下,因成金谷游。” 开篇即以“仙舟”、“金谷”为喻,将园林比作仙境,流露出对园林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仙舟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游览方式,金谷则暗指晋代石崇的金谷园,此处借指园林的奢华与精致。
“亭开一水曲,山隐百花幽。” 描述了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与山水花木的布局。亭台在曲折的水边展开,山峦掩映在繁花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开”字生动地描绘了亭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
“繁圃春常驻,晴尊雨更留。” 这两句赞美了园林四季如春的美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繁茂的花园仿佛永远停留在春天,展现出园林设计的匠心独运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
“那知龙卧意,犹绕凤池头。” 最后两句以“龙卧”和“凤池”为喻,表达了对园林中隐藏着深邃意境的感慨。龙卧象征着潜在的力量与智慧,凤池则寓意着高洁与祥瑞。这两句暗示了园林不仅是一处赏心悦目的景观,更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我家仙岩人迹稀,客从何来此何时。
岷山之阳适海峤,万里欲写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龙蛰不随群飞。
病樵弛檐渴猿喜,虽未作霖良已奇。
吾闻岷山天与齐,仰止不见如调饥。
君登绝顶小天下,此纵有山安足嬉。
翩然肯过非所期,此道辽阔车谁脂。
愿言税驾毋遄归,为我更赋崧高诗。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西湖西山坡,水乐洞之侧。
有池当轩绿,有花当夏白。
风润脉柔茎,午芳擅正色。
方来玉八瓣,圆中珠一的。
曾携真率杯,相看契清阒。
主人自城居,付与乘閒客。
回头一十年,今日为何日。
窗前小盆池,又见此花发。
花于我何心,我见花自恻。
老妻颇解事,一笑复太息。
胡为不自知,君已八十一。
洛阳白牡丹,杨家红芍药。
魂梦且不到,何独□怀昔。
□□垂头答,风雨天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