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仙岩人迹稀,客从何来此何时。
岷山之阳适海峤,万里欲写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龙蛰不随群飞。
病樵弛檐渴猿喜,虽未作霖良已奇。
吾闻岷山天与齐,仰止不见如调饥。
君登绝顶小天下,此纵有山安足嬉。
翩然肯过非所期,此道辽阔车谁脂。
愿言税驾毋遄归,为我更赋崧高诗。
我家仙岩人迹稀,客从何来此何时。
岷山之阳适海峤,万里欲写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龙蛰不随群飞。
病樵弛檐渴猿喜,虽未作霖良已奇。
吾闻岷山天与齐,仰止不见如调饥。
君登绝顶小天下,此纵有山安足嬉。
翩然肯过非所期,此道辽阔车谁脂。
愿言税驾毋遄归,为我更赋崧高诗。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次德脩仙岩韵》。诗人以仙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自然清幽的画面。他想象客人从远方岷山之阳而来,跋涉万里,只为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仙岩美景的惊叹。瀑布如龙潜伏,虽未带来丰沛雨水,其奇特景象已令人称奇。
诗人接着将仙岩与巍峨的岷山相提并论,感叹山之高峻如同天边,难以触及。他认为登顶仙岩的人能俯瞰天下,即使眼前有更多高山,也显得不足为奇。诗人对于客人的意外来访感到惊喜,认为这是一次意外的缘分,道路遥远,驾车之人需谨慎前行。
最后,诗人恳切地挽留客人,希望他们能停留下来,不仅仅是为了游玩,更是为了能为他吟咏一首赞美嵩山(可能指仙岩)的诗篇。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