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下第归吴》
《送人下第归吴》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莺老计还失,负书归故乡。

杏园无近路,泽国有高堂。

白鸟迷幽浦,寒猿叫夕阳。

离怀休堕泪,春草正茫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énxiàguī
sòng / kòuzhǔn

yīnglǎoháishīshūguīxiāng

xìngyuánjìnguóyǒugāotáng

báiniǎoyōuhányuánjiàoyáng

怀huáixiūduòlèichūncǎozhèngmángmáng

注释
莺老:形容黄莺声音沙哑衰老。
计还失:计划落空,未能实现。
负书:背着书卷。
故乡:家乡。
杏园:杏花盛开的地方。
无近路:没有近道,偏远。
泽国:沼泽地带。
高堂:高大的厅堂,指家宅。
白鸟:白色的水鸟。
幽浦:幽深的水湾。
寒猿:寒冷的猿猴。
夕阳:傍晚的太阳。
离怀:离别的心情。
休:不要。
堕泪:落泪。
春草:春天的草木。
茫茫:广阔无边。
翻译
黄莺已老,计划落空,只好背着书回家乡。
杏花园林没有近道,只有在沼泽之地有高大的厅堂。
白色的水鸟迷失在幽深的水湾,寒冷的猿猴在夕阳下哀鸣。
别让离别的愁怀让你落泪,春天的草木正一片苍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送人下第归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落榜后返回故乡的关切与同情。首句“莺老计还失”以莺鸟的老去比喻友人科举之路的不如意,暗示了考试失利的无奈。次句“负书归故乡”描绘了友人满载失落心情,背负书籍踏上归途的画面。

接下来,“杏园无近路”暗指科举之路的艰难,杏园常用来象征科举考试之地,而“无近路”则寓意遥远和艰辛。“泽国有高堂”则转而写到友人家乡的温暖,以高堂之亲情安慰他的失落。

“白鸟迷幽浦,寒猿叫夕阳”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白鸟迷失在水边,寒猿在夕阳下哀鸣,都寓言了友人此刻的迷茫与孤独。

最后两句“离怀休堕泪,春草正茫茫”,劝慰朋友不必过于伤感,因为春天的草木繁茂,象征着新的希望,告诉他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无限可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和鼓励。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暮春谒海幢阿大师影堂

竹帘仍捲海涛春,竟夕低徊独怆神。

风殿泠泠金磬静,月楼漠漠翠烟新。

壁悬旧拂閒栖鸽,架积遗书暗锁尘。

此地从来称法窟,到来谁不慕天亲。

(0)

次刘五原见寄韵·其四

渴想青莲甚,每承阆苑诗。

相期缘有待,先遣梦通知。

应念三生石,曾开双镜池。

荷花昨夜放,怀抱益悽其。

(0)

对陈乔生夜话·其二

坐到无聊处,长叹忆往时。

忘言同执卷,欣赏复新诗。

世乱销风雅,情深结梦痴。

幸馀今夜月,还与话心期。

(0)

同徐圣甫夜投三桂村

欲休路不尽,暝色掩前川。

已怯风波渡,愁当阴雨天。

操舟怜共济,投馆恋同眠。

不寐听林木,空堂欲悄然。

(0)

寿来机师太六十初度·其二

高悬慧日照须弥,六十还将六十期。

三界总来无变相,何人识得末山机。

(0)

寿刘焕之·其十

昆崙碧树自青葱,神雀高飞不着踪。

夜半天南吹玉笛,无人侧耳过洪濛。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