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来机师太六十初度·其二》
《寿来机师太六十初度·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高悬慧日照须弥,六十还将六十期。

三界总来无变相,何人识得末山机。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生命、宇宙以及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

“高悬慧日照须弥”,开篇即以“慧日”喻指智慧之光,如同太阳般照耀着整个须弥山,象征着智慧的光芒普照一切,启示人们在生命的旅途中,应以智慧为导航,照亮前行的道路。这里的“须弥”是佛教中代表世界的山名,象征着整个世界或人生的广阔与复杂。

“六十还将六十期”,则以“六十”这个数字作为时间的象征,既指人的年龄,也暗含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到了六十岁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仍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继续前行,不因岁月而停滞不前。

“三界总来无变相”,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理。三界指的是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泛指整个宇宙和人生的种种现象。这句话强调的是,无论宇宙如何变化,生命的本质和真理是不会改变的。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和生命的真谛。

“何人识得末山机”,最后以一个问句结束,引人深思。末山机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难以捉摸、难以理解的微妙之处,或者是对某种智慧的隐喻。这句话意在启发读者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并把握住那些细微却至关重要的瞬间?它鼓励人们在追求智慧和真理的过程中,保持谦逊和好奇,不断探索和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智慧、生命、宇宙和真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内在智慧的呼唤,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贡院奏号奉呈同舍诸公

朝来甲乙去闻天,喜色胚腪淡墨前。

干斗已应千剑跃,抟风谁是一鹏骞。

路歧稳步青霄近,闾里倾心古语传。

收拾春光终未晚,烂游端属绿衣鞭。

(0)

早发临川经回龙寺少刻因观李供奉壁画须菩提

黎明出故垒,得此空王宫。

结庐知何年,十里峦冈重。居然谢埃?,䆗窱开房栊。

筛篱漏初日,云木凉高风。

直疑天边秋,六月到此中。

壁端故时笔,磊落空生容。

诈言竺乾客,燕坐长年逢。

我来偶拭目,滞念为一空。

野僧强留连,稻饭延高舂。

王程迫星火,持语勿恼憹。

方惭简书畏,何计栖狂蓬。

(0)

再继权之严韵二首·其一

庭椿摘初黄,畦韭剪柔绿。

春盘巧饤饾,一堮生理足。

今者鸣啾肠,饥花到双目。

终惭短豆恋,谁转紫芝瞩。

青烟扑九衢,碧瓦酣万屋。

朝来好龙客,义动重裘燠。

慇勤斗酒约,豪健赛杨仆。

吹回曲车梦,鸨羽正肃肃。

九天真龙飞,万物弹冠沐。

萧短草木姿,窭贱衾裯宿。

叨逾太官粟,敢计功利速。

惟应杯中物,可仗诗筒趋。

(0)

元丰盛事

冠带桥门路,雍容俊士关。

微言尊噩噩,小道屏閒閒。

礼乐高千古,诗书到百蛮。

斯文知未泯,璧水尚如环。

(0)

次韵十一舅留别

莫说他时招我易,须知此日别翁难。

还家何似偏相忆,却检残书独自看。

(0)

和李文叔寄虢州孙元忠学士

病懒逢春不似春,已衰心力未閒身。

入关胜迹都题汉,度陇方言漫计秦。

人会一时亲贾马,交情千里属雷陈。

渐知归计无多事,只待男婚女嫁人。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