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其一》
《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其一》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书生命薄人争科,如此收场料亦难。

一第全凭心血博,浮生祗作镜花看。

凉添玉杵衣方寄,梦入金闺骨已寒。

闻说家书先后到,开缄犹自报平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子在科举考试中的命运与心境,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

首句“书生命薄人争科”,点明了主人公通过读书追求功名的艰辛与不易,暗示了他所面临的竞争激烈且命运多舛。接着,“如此收场料亦难”表达了对可能失败结局的预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

“一第全凭心血博”强调了科举考试对于学子来说是拼尽全力的追求,体现了他们为功名付出的巨大努力。“浮生祗作镜花看”则以比喻手法,将短暂的人生比作镜中之花,暗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与短暂,表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

“凉添玉杵衣方寄,梦入金闺骨已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科举路上的孤独与凄凉。玉杵象征着科举考试的工具,而“凉添”、“骨已寒”则形象地表现了他在等待结果时内心的寒冷与无助。同时,“梦入金闺”与“骨已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后,“闻说家书先后到,开缄犹自报平安”展现了主人公在得知消息后,即使面对可能的失败,仍保持着对家人的安慰与关怀,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这种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与关爱他人的品质,使得这首诗在展现个人命运的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学子科举之路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起伏不定,以及对人生价值和功名利禄的思考与反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同文显过山居

不惜露侵衣,俱行草径微。

论文尊有酒,竟日坐忘归。

谁谓吾居陋,能来好客稀。

林园故多暇,杖屦莫相违。

(0)

立春日邂逅周文显于子畅兄许饮酒论文欢有馀也成二首·其二

吾友南昌尉,典刑诸父风。

元龙豪气在,东野古心同。

置酒能招我,论文更许公。

相从真益者,那复叹途穷。

(0)

巴丘驿晚题二首·其二

战伐求三国,羁縻自五溪。

归飞慕鸿雁,沿戏狎凫鹥。

酒以忘忧酌,诗因访古题。

是身真老矣,南北更东西。

(0)

六月五夜斯远会宿西轩为赋七言四韵

雨馀信宿尚留凉,况是僧房对竹床。

异日江湖成远隔,祇今林壑可相忘。

囊空未易苏贫极,酒薄聊能衍话长。

竹树并檐虽尔密,不妨新月吐华光。

(0)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门二首·其二

欲去未能去,暂留还此留。

参差乔木合,映带野塘幽。

父老记旧筑,孙曾非昔游。

惟馀补陀像,香火得勤修。

(0)

三月审知以余行有日置酒于智门寺后竹间小亭时与者王彦博审知之侄彦章余之弟成父审知命以尊前失诗流为韵分得流字书以呈之

林下有高兴,眼前无此流。

并溪村径入,背佛野亭投。

绿竹依人好,红蕖取意秋。

病多宽酒债,别近耿离忧。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