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恨》
《寄恨》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如毛细雨蔼遥空,偏与花枝著意红。

人自多愁春自好,天应不语闷应同。

吟笺谩有千篇苦,心事全无一点通。

窗外数声新百舌,唤回杨柳正眠中。

(0)
注释
毛细雨:形容雨点小而密。
蔼:形容雨丝轻柔。
遥空:远方的天空。
著意:特意,用心。
人自多愁:人们自己感到忧虑。
春自好:春天本就美好。
应:或许。
闷应同:心中的郁闷想必相同。
吟笺:吟咏的诗稿。
千篇苦:许多愁苦的诗篇。
一点通:无法理解。
新百舌:新生的百舌鸟。
唤回:唤醒。
杨柳正眠中:杨柳还在沉睡之中。
翻译
像毛细雨般轻轻洒在远方的天空,特别偏爱在花枝上染上深深的红色。
人们自感忧愁,春天却依然美好,老天或许不会说话,但心中的郁闷想必相同。
尽管诗稿上写满了千篇愁苦,但内心深处的心事却无法传达出去。
窗外传来几声新生的百舌鸟鸣,唤醒了还在梦中的杨柳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寄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愁绪和无尽的情思。

“如毛细雨蔼遥空,偏与花枝著意红。”这里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中的景象,雨丝如织,轻拂过花枝,使得花朵更加鲜艳。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情感和深厚情感。

“人自多愁春自好,天应不语闷应同。”这两句反映出人在美好的春光中却感到愈发愁绪。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宿命论,认为人的愁绪和自然的美好是相匹配的,而自然界也仿佛能理解人类的情感。

“吟笺谩有千篇苦,心事全无一点通。”这里,“吟笺”指的是诗人通过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尽管写了许多(千篇),却无法真正地将内心的痛苦和复杂的情绪传递出去。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写作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窗外数声新百舌,唤回杨柳正眠中。”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春天百鸟鸣叫的声音从窗外传来,这声音仿佛在唤醒那些正在沉睡中的杨柳。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希望被唤醒,摆脱内心苦恼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独到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思。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挽武宣教彻二首·其一

三釜何如菽水长,毅然投劾奉归装。

共钦箠楚辞巴岭,又听勾稽复楚乡。

鸂鶒下滩谁御史,凤鸾栖棘漫仇香。

绝怜五十三年笔,不草文园封禅囊。

(0)

食菜作二首·其二

春来日膳菜数本,绝胜杖头携百钱。

但得园蔬非馑岁,肯令午梦搅清眠。

食芹有美吾思献,采菲无遗利可专。

莫笑先生长诳腹,解吟朝日照盘萹。

(0)

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其一

君家畴昔汝南龙,渊有骊珠自不穷。

黄卷乃翁廉取位,碧梧之子秀参空。

儒冠底误资身术,盐筴聊成富国功。

莫倚沃饶云近盬,图南九万看抟风。

(0)

和春游三首·其二

寻胜遨游且乐天,楚狂应是地行仙。

一年最好春三月,到处那能花满川。

梦泽诗肠吞八九,河沙醉境渺三千。

眼中况有江皋佩,应作潇湘胜会传。

(0)

重九前二日夜雨

去去重阳越夕间,潇潇风雨作轻寒。

心知又负登高兴,篱菊留来过后看。

(0)

和真珠花二首·其一

琼林玉女职司花,装缀珠玑泣露华。

妙手有神俄点化,灵根何日下天涯。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