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高祖将韩信图》
《汉高祖将韩信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先入关中得计多,彭城未是汉山河。

不操擒纵英雄手,韩信何由肯倒戈。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巧妙地探讨了历史人物韩信与汉高祖刘邦之间的关系。首句“先入关中得计多”,赞扬了汉高祖刘邦在攻入关中时的策略与智慧,暗示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接着,“彭城未是汉山河”一句,看似转折,实则深化主题,指出即使在取得彭城这样的重要胜利后,汉朝的江山并未稳固,暗含着后续的挑战与变数。

“不操擒纵英雄手,韩信何由肯倒戈。”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直接点明了韩信之所以最终归顺汉高祖,并非出于对刘邦个人能力的盲目崇拜,而是基于对战略形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权衡。这里“擒纵英雄手”不仅指军事上的控制力,更象征着对人才的驾驭与利用艺术,强调了刘邦在战略决策和人才管理方面的高超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精炼描绘和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行为背后动机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权力、智慧与忠诚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通过这种寓言式的表达手法,诗人不仅赞美了汉高祖的智谋,也揭示了韩信选择的关键因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历史人物决策背景的视角。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秋日即事五首·其三

二尺书檠对影居,西风吹雪上吟须。

云边月色人千里,竹里秋声酒一壶。

客思迩来红叶乱,雁声南去白云孤。

季鹰自是知机者,一念莼鲈便到吴。

(0)

题妙寂寺·其三

寺古静还僻,小窗幽更深。

观时知句眼,读易见天心。

霜露宵增感,烟云晓见侵。

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

(0)

十月

十月北风催岁阑,九衢黄土污儒冠。

归鸦落日天机熟,老雁长云行路难。

欲诣热官忧冷语,且求浊酒寄清欢。

孤吟坐到三更月,枯木无枝不受寒。

(0)

游昭牛图

游昭木石师李唐,画牛乃自其所长。

出栏初听一声笛,意气已无千顷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掩胫须眉苍。

时时弄笔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无沙堤金络马,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优诏许,置身忽在烟林傍。

日落饮牛水满塘,夜半饭牛天雨霜。

俚医灌药美水草,老巫诃禁祓不祥。

愿我孙子勤农桑,愿汝生犊筋脉强。

碓声惊破五更梦,岁负玉粒输官仓。

(0)

春晓

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支藤绕舍行。

新涨生波渔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轻。

烟迷芳草苍茫色,鹊占高枝嚄唶声。

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

(0)

正月五日出游

久作闲人不惯愁,新春天气更清柔。

未为辽海千年别,且继斜川五日游。

细柳拂头穿野径,落梅黏袖上渔舟。

此身定去神仙近,倚遍江南卖酒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