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门二首·其二》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门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欲去未能去,暂留还此留。

参差乔木合,映带野塘幽。

父老记旧筑,孙曾非昔游。

惟馀补陀像,香火得勤修。

(0)
注释
欲去:想要离开。
未能:不能。
暂留:暂时停留。
还:仍然。
此留:此处停留。
参差:高低不齐。
乔木:高大的树木。
合:环绕。
映带:映衬。
野塘:野外的池塘。
幽:幽静。
父老:乡亲长辈。
旧筑:过去的建筑。
孙曾:子孙后代。
昔游:过去的游人。
惟馀:只剩下。
补陀像:补陀的佛像。
香火:供奉的香火。
勤修:时常供奉。
翻译
想要离开却未能离去,暂时停留在此处。
高低错落的大树环绕,映衬着野外池塘的幽深。
乡亲们记得过去的建筑,子孙们已不再是那时的游人。
只剩下补陀的佛像,香火还能时常供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门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表达了自己欲离开又留恋的情感,通过描绘乔木参差、野塘映带的环境,展现了智门处的自然之美。他回忆起这里过去的建筑和家族成员的过往,感叹人事已非,只有补陀佛像依旧,香火不断,体现了对历史与信仰的感慨,以及对日常修行的坚守。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0)

毛公坛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

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

真境久寂寥,苍苔遁灵踪。

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龙。

世人岂得见,偶许樵夫逢。

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

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

(0)

赠秦侍仪

文采玉娟娟,班行内外联。

蕃王从学拜,边使候通笺。

侍立彤庭上,追趋法驾前。

今朝退朝早,衣上有炉烟。

(0)

送方以亨还吴兴三首·其一

草有不可偃,木有不可雕。

人心非秋蓬,安得随风飘。

怜君玉雪姿,明月当清宵。

葳蕤紫荆花,辉映非一朝。

噰噰寒江雁,去去谁能招。

(0)

莘叔耕画梅雪轩

好画谁如莘枣强,堕马折肱犹未忘。

何年写此寒林趣,精绝未数左手王。

屋里何人坐吹笛,似是南昌郡中客。

曲终朔雪忽飞来,开门满树梅花白。

(0)

秋斋早起

高斋独宿寝衣轻,覆簟余香似有情。

门掩青苔秋淡泊,心同白露晓澄清。

新诗夜得思贻友,灵药朝餐学养生。

但乞闲身长似此,已将云雾等浮名。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