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tuīguānguānqiáoyáng
míng / gāo

jiǔzhìluànsuǒguójiāshīfáng

chūjuéhóngliúgǒngshǒubiànfāng

pínniánláoqiānbǎichuāng

wèijīngshīzhōngfènkǎikāng

zhuóguānpěngshūhánpíngmíngxiàncháotáng

shàngyánxiàyánzhèntuígāng

qiěwèiyǒuwànshèngmíngcháchénkuáng

chényántǎnghuòshīnéngzhìshíkāng

chényúnyuǎnyáozhǐtiānzhōngyāng

mínglièxiānzhàngjiǔméndòngkāizhāng

wèizhīzhàojiànbàisuíbānxíng

shàng殿diànhuàlùnzòujìnxiáng

jìngbàoquēzhānqīngguāng

guānfēisuǒyuànlìngmánhuāng

páihuáichūdōuménfēng湿shīxiǎozhuāng

xíngxíngguòzhōuqiūshǐhuáng

féngjiěānyǐnlièzhuījiǔchuáng

píngshēngyōushíxīnxīnwàng

wéndàoguānsuǒshàngcháng

hóngchūchíchénghǎimángmáng

mínyuán鹿shānduōjīngcáng

fányīngyànzhízhúsuǒshítuībīnláng

zhàngkuàngshízuòtóulǎokǒngshāng

qiěshǎoliúgòngháohuáxiāng

xiàopiānránjuénánxiáng

míngcháozhǐjīnggāofānruòyúnyáng

guóyǒuxiāngwà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送王推官赴官谯阳》,表达了对友人王推官离京赴任谯阳的深深关切和忧虑。诗中描绘了国家动荡不安,治理乏力的现状,以及王推官临危受命,积极进言以期挽救时局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王推官忠诚愤慨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尤其是对于他被派往偏远蛮荒之地的不平。

诗中“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揭示了社会动荡的背景,“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体现了王推官的担当与决心。“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象征着朝廷的权威,而“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则描绘了王推官入朝的场景。然而,诗人对于王推官最终未能得到召见,只能黯然离去感到遗憾。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描绘了友人离开京城的景色,而“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则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人劝说王推官暂留,享受繁华,但王推官毅然决然南行,表现出他的坚定和理想。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有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八

今日吕虢州,堂堂古遗直。

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

颇修谏员缺,人寿无金石。

西风壮夫泪,多为程颢滴。

(0)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其二

闻道一稊米,出身缚簪缨。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

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

(0)

戏答陈元舆

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

东门拜书始识面,鬓发幸未成老翁。

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

自言不复娥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

但忧迎笑花枝红,夜窗冷雨打斜风,秋衣沉水换薰笼。

银屏宛转复宛转,意根难拔如薤本。

(0)

劝石洞道真师染袈裟颂

丈夫出家,当被坏色衣。蜀僧袈裟,多似苾刍。

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

(0)

元师自荣州来追送余于泸之江安绵水驿因复用旧所赋此君轩诗韵赠之并简元师法弟周彦公

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孤臣蒙恩已三命,望尧如日开金镜。

但忧衰疾不敢前,眼前黑花耳闻磬。

岂如道人山绕门,开轩友此岁寒君。

能来作诗赏劲节,家有晓事扬子云。

箨龙森森新间旧,父翁老苍孙子秀。

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是师胸中抱明月,醉翁不死起自说。

竹影生凉到屋椽,此声可听不可传。

(0)

以皮鞋底赠石推官三首·其三

鼻孔随人走,日中忽见斗。

踏定太冲脉,壁上挂着口。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