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一稊米,出身缚簪缨。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
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
闻道一稊米,出身缚簪缨。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
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闻道一稊米”起笔,形象地比喻微小的出身,暗示自己出身贫寒。接下来,“出身缚簪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低微的身份,暗示自己并未受到世俗荣华的束缚。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梦见与伐木朋友共度的时光,那份友情让人心生温暖。“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富贵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富贵并非物质的丰富,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如同百年生涯中能有半生过着简朴的生活。
最后两句“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与朋友一同远离尘世,隐居山林,享受松根下的茯苓之乐,寓意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