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哀怨极淮天,际晚惊呼雪打船。
古驿鱼稀谁撒网,虚沙马过自随鞭。
人烟顽犷空多智,形胜丘墟又几年。
龙眼矶头风浪恶,今宵归兴此方坚。
雁声哀怨极淮天,际晚惊呼雪打船。
古驿鱼稀谁撒网,虚沙马过自随鞭。
人烟顽犷空多智,形胜丘墟又几年。
龙眼矶头风浪恶,今宵归兴此方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宋朝蕲城傍晚时分泊船所见的景象,通过雁鸣、雪打船、古驿、鱼网、荒沙、马鞭、人烟稀少以及龙眼矶头的恶劣风浪,展现了冬日雪景中的荒凉与寂寥。首句“雁声哀怨极淮天”以雁鸣渲染出凄冷的气氛,次句“际晚惊呼雪打船”则写出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惊讶和船只行进的艰难。第三句“古驿鱼稀谁撒网”暗示了渔村的荒废,第四句“虚沙马过自随鞭”进一步描绘了人迹罕至的场景。
第五句“人烟顽犷空多智”,反映出当地居民生活的粗犷和智慧可能已消磨殆尽,第六句“形胜丘墟又几年”则表达了对昔日繁华不再,只剩残垣断壁的感慨。最后一句“龙眼矶头风浪恶,今宵归兴此方坚”收束全诗,诗人虽然面临险恶的风浪,但心中的归乡之情却因此而更加坚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时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灵气钟吴会,全才际圣明。
管生知数早,顾凯赋诗清。
大策闻标柱,雄谈见用兵。
功高海上战,威重日南声。
听履犹霄汉,移官岂帝情。
中原愁里断,北斗望边横。
月白三江水,山青六代城。
矶看燕子在,台忆凤凰鸣。
杂佩兼兰芷,孤怀寄杜蘅。
酬恩心转切,飞梦到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