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词人,会心多在伤心处。
春花秋月等閒时,已遣愁端聚。况是离情更苦。
捣征衣、西风断杵。摩挲铜狄,检校沧桑,啼痕如许。
倾盖长安,酒边共结知音侣。
丝阑密字付红牙,商略移宫羽。转眼笺残粉蠹。
问何如、平戎作赋。吴钩看了,万里归来,东郊栽树。
今古词人,会心多在伤心处。
春花秋月等閒时,已遣愁端聚。况是离情更苦。
捣征衣、西风断杵。摩挲铜狄,检校沧桑,啼痕如许。
倾盖长安,酒边共结知音侣。
丝阑密字付红牙,商略移宫羽。转眼笺残粉蠹。
问何如、平戎作赋。吴钩看了,万里归来,东郊栽树。
这首词以"伤心处"为引,表达了词人对古今词人的共鸣,他们常在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中寄托愁绪。离别之情更是苦涩,捣衣声伴随着西风,显得凄凉。铜狄(可能指铜制的乐器或器物)上似乎还残留着往昔的痕迹,让人感叹岁月沧桑,泪痕斑驳。
词人回忆起在长安的交游,与朋友在酒席间结为知己,共同书写深情密语。然而,时光荏苒,那些书信如今已残破不堪,虫蛀的痕迹诉说着流逝的时光。词人反思,与其沉溺于情感,不如像古人那样写下壮志豪情的篇章,如平定战乱的赋文。
最后,词人望着手中的吴钩,想象着自己征战万里后归来的场景,决定在东郊种植树木,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下的感慨。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