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苔十亩青山麓,窈窕幽花映深竹。
中有高人昼掩扉,袅袅藤梢上书屋。
清风出谷洒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绿。
不省睢阳画里看,细路经丘杖藜熟。
古苔十亩青山麓,窈窕幽花映深竹。
中有高人昼掩扉,袅袅藤梢上书屋。
清风出谷洒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绿。
不省睢阳画里看,细路经丘杖藜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山野景象。"古苔十亩青山麓"开篇即展现出一片古老而生机盎然的环境,青翠的山脚下覆盖着厚厚的古苔,富有历史的沉淀。"窈窕幽花映深竹"进一步描绘了花木的繁茂,幽深的竹林中点缀着娇艳的花朵,增添了诗意的色彩。
"中有高人昼掩扉"点出隐士的生活状态,高人独居山中,白天也常常关闭柴扉,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袅袅藤梢上书屋"则通过藤蔓攀附书屋的细节,暗示出主人的文人气息和对知识的追求。
"清风出谷洒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绿"两句,通过清风送来的秋日香气和夕阳穿透树林的光影,营造出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不省睢阳画里看,细路经丘杖藜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赞叹,仿佛这是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让人忘却世俗,只愿在这样的小径上悠然漫步,杖藜而行,直至熟悉。
整体来看,王彝的《周景安秀野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元末明初隐逸生活的画面,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人文之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人世随化迁,幻寓何茫茫。
笼鸟触四隅,大道多亡羊。
焉知昔之非,畴据今惟臧。
时来亦簪组,剖木施青黄。
澡浴必振衣,肮脏岂升堂。
远志成小草,故山还翱翔。
大瓢虑为樽,绿荷集为裳。
灼灼荔子丹,袅袅竹枝长。
息阴果可食,静挹南风凉。
从前无乃误,一笑歌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