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雨今晴浑莫定,山深林密好开怀。
遏云声度霓裳曲,近水光摇画舫斋。
千古月华今夕胜,百年心赏几人偕。
怪来坐久衣裳湿,竹露因风堕翠崖。
昨雨今晴浑莫定,山深林密好开怀。
遏云声度霓裳曲,近水光摇画舫斋。
千古月华今夕胜,百年心赏几人偕。
怪来坐久衣裳湿,竹露因风堕翠崖。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过后的一日,诗人与弟弟在雪湖边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兄弟之情的深厚。首句“昨雨今晴浑莫定”以雨过天晴的景象开篇,暗示天气变化无常,为下文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山深林密好开怀”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畅快心情。
“遏云声度霓裳曲,近水光摇画舫斋”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歌声比作能遮住云朵的美妙,将水面的波光粼粼比作画舫的摇曳,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与光影交织的和谐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欣赏。
“千古月华今夕胜,百年心赏几人偕”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历史长河中月光的感慨之中,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刻的渴望。
最后,“怪来坐久衣裳湿,竹露因风堕翠崖”以意外的细节收尾,竹叶上的露珠在微风中落下,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及诗人对这种不经意间发现的美好瞬间的惊喜与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夙昔骛远图,一往气超轶。
逝将扫六合,焉事谋一室。
风尘大漠起,日月忽巳匿。
时贤改冠履,义士安斧锧。
岂必怀此都,所耻在国恤。
尚馀一顷田,岁俭犹种秫。
穷贱非有营,荷锄吾道毕。
作苦敢言勤,其雨庶草出。
浩歌登高原,北望气萧瑟。
投耒志不伸,解衣坐扪虱。
荒莺眠柳千岩春,古篁丛露寒烟新。
废亭水香流晋月,永和苔字摇青发。
空山踏屐怀酒贤,卫娘弟子黄庭仙。
龙爪临波涂侧理,誓墓归来祓春水。
春波委蛇通宛委,若邪溪明缥兰美。
蔷薇洞客百屐来,蕙风吹绿梅梁开。
溪之曲泛流霞杯,五言掾醉玉未颓。
剡溪笺乞十万枚,列坐斗咏飞觥催。
主人风流雅缱绻,高丽蚕纸光银茧。
千秋绝调归草圣,狸毫戏海群鸿展。
我行荒亭日已斜,鸟迹满地纡春蛇。
昭陵玉碗龙夜读,山鬼采漆添灯花。
青山自青人已远,一片孤林被长坂。
澄心塌得定武本,貌出风规意深稳。
草肥真瘦天分寒,骏骨虽存神已损。
林鸟鸣不巳,月出群山空。
万木有秋意,萧瑟成微风。
泉响人影寂,寒光澹无穷。
坐深忘万物,无累抚枯桐。
浩浩夜景移,不言悟微躬。
白云还高岭,苍烟在其中。
昏鸦畏露寒,坠叶警幽丛。
余意自兹息,归隐含愚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