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书堂竹,青青耐久看。
到门帷一径,入院迥千竿。
两映炉烟细,霜生簟色寒。
晚来幽独兴,题句刻琅玕。
爱尔书堂竹,青青耐久看。
到门帷一径,入院迥千竿。
两映炉烟细,霜生簟色寒。
晚来幽独兴,题句刻琅玕。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赵生书堂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诗中以"爱尔书堂竹"起笔,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竹子青翠欲滴,长久观赏仍能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到门帷一径,入院迥千竿",展现了竹林的规模和路径的幽深,暗示了书堂环境的宁静与书香气息。
"两映炉烟细"进一步描绘了竹影在炉火微烟中的摇曳,增添了温暖与诗意,而"霜生簟色寒"则又通过竹影与秋霜的结合,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意境。最后,诗人借"晚来幽独兴,题句刻琅玕"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夜晚独自欣赏竹子时的沉思与创作欲望,将竹子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紧密相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为载体,寓情于景,既赞美了竹子的品格,也体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生活态度。
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
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
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
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鳊鱼冷难捕。
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闻君随谢朓,春夜宿前川。
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
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
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仰吾师之深慈兮,置十二类生于怀中。
随所求而各给兮,知根欲之无穷。
天与人之不可顿易兮,聊止啼以黄叶。
妄无体而必终兮,尔乃需之情竭。
望东方之既白兮,犹濛濛其复晦。
同乎迷若相濡兮,谁独当机感之会。
入大冶而不自知兮,感天泽之一勺。
时忽构而顿醒兮,悔从前之昧略。
顾吾身之独遭兮,几旦暮而失之。
觉而后知其将告兮,叹虚白之靡移。
匪覃恩之浪浪兮,孰执手而同归。
底乾慧而极果兮,誓始终而相师。
释及门之洗心兮,礼顶踵而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