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0)
注释
不知:不知道。
香积寺:古代的一座寺庙名。
数里:几里路。
入云峰:进入云雾缭绕的山峰。
古木:古老的树木。
无人径:没有人行走的小径。
何处:哪里。
钟:寺庙的钟声。
泉声:泉水的声音。
咽危石:在险峻的石头上发出呜咽般的声音。
日色:阳光的颜色。
冷青松:使青松显得寒冷。
薄暮:傍晚时分。
空潭曲:空旷的水潭边。
安禅:安静地禅修。
毒龙:佛教用语,比喻内心的烦恼。
翻译
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行进了几里路就深入了云雾缭绕的山峰。
古老的树木下没有人行走的小径,深山中不知何处传来钟声。
泉水在高高的石头上发出呜咽的声音,阳光照射在青松上显得格外寒冷。
傍晚时分,空旷的水潭边,通过禅定来抑制心中的烦恼(比喻为毒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途经香积寺的境遇,诗中充满了深远的意象和宁静的氛围。开篇“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两句,通过对香积寺位置的不确定感,以及“数里”进山的过程,营造出一种探幽寻秘的氛围,读者仿佛随诗人一同步入云端。

接着,“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周遭古木参天、无人问津的宁静景象,同时也通过“何处钟”的疑问,引出了深山中可能存在的神秘元素,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第三句“泉声咽危石”,以泉水之声与险峻岩石的碰撞,构建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共鸣,这种声音在深山中更显得清晰而有力。紧接着的“日色冷青松”则是对光线与树木交织出的景象描写,透露出一丝凉爽之感。

诗歌后半段“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通过“薄暮”的时间点,更深入地表达了山中日落时分的宁静与孤寂,而“空潭曲”则是对山谷中水流曲折之处的描绘,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景,也隐含着禅意。最后,“安禅制毒龙”,通过对禅修之境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降服内心“恶龙”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环境与宗教氛围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精神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送客野外始见春物萌动

苑路高高雪作泥,始知春信到芳蹊。

绿波水暖鱼腮骤,缥色陂长麦首齐。

万里碧云随望合,半规红日有情低。

榆牙柳目相看数,枉是回肠付解携。

(0)

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下拜亲膺一札书,隋河风柂送行舻。

晓辞汉署茅留蕝,暮听廉歌裤换襦。

方志贡珍传磬错,客庖羞品盛鱼腴。

双旌引入柔桑陌,少驻骖驔捋美须。

(0)

送朱进士赴举

汉家廉诏举翘英,银纻观宾望斗城。

北地高门传玉节,西京旧学秘金籯。

邮亭续食星轺急,岭路驰烟月狖惊。

几日东归荣昼锦,度关遥识弃繻生。

(0)

春晖寓目二首·其二

春意都无几,还持欢绪归。

游蜂抱蕊去,惊燕失泥飞。

风下幡幡影,霞留暝暝霏。

既知瑶席恨,不减欲沾衣。

(0)

杜少卿知陆州

三年去国别尧云,一箧书空此谤分。

贾谊有才偏陨涕,屈原何赋不思君。

谏囊久晦沈馀草,绶笥重开续旧薰。

几日班春向桑野,汉家新诏十行文。

(0)

李九言寺丞知怀安军金堂县

云栈马萧萧,铜章庇邑遥。

晨晖碧鸡路,春色锦官桥。

美政方宣布,斯人旧富饶。

早须飞两舄,归趁汉家朝。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