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州采白蘋,惆怅芳州客。
采采将何之,悠悠望阡陌。
白云起高山,故乡千里隔。
一草不可贻,云胡慰离索。
芳州采白蘋,惆怅芳州客。
采采将何之,悠悠望阡陌。
白云起高山,故乡千里隔。
一草不可贻,云胡慰离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芳州采白蘋的客人,内心充满了惆怅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的孤独与渴望。
首句“芳州采白蘋”点明了地点与活动,白蘋作为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活力。接着,“惆怅芳州客”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他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却感到无比的忧郁和失落。
“采采将何之,悠悠望阡陌。”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他一边采集着白蘋,一边思考着未来,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远方的期待。阡陌代表了广阔的世界,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自由与未知的向往。
“白云起高山,故乡千里隔。”白云与高山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喻了主人公与故乡之间的距离。千里之遥,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一草不可贻,云胡慰离索。”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即使是一根草也无法寄托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如何才能慰藉这孤独与思念?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在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无力感与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主人公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对比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孤独,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引人深思。
白云峰下城,日夕白云生。
人老江波钓,田侵海树耕。
吴山钟入越,莲叶吹摇旌。
诗异石门思,涛来向越迎。
星彩练中见,澄江岂有泥。
潮生垂钓罢,楚尽去樯西。
碛鸟辞沙至,山鼯隔水啼。
会稽半侵海,涛白禹祠溪。
此别诚堪恨,荆襄是旧游。
眼光悬欲落,心绪乱难收。
花木三层寺,烟波五相楼。
因君两地去,长使梦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