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贤心置阁,高意此郊居。
古径行春早,新窗见月初。
放歌还倚瑟,讲道亦观书。
为我留禅位,来逢此会疏。
迟贤心置阁,高意此郊居。
古径行春早,新窗见月初。
放歌还倚瑟,讲道亦观书。
为我留禅位,来逢此会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开篇“迟贤心置阁,高意此郊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向往和满足。在这里,“迟贤”指的是安贫乐道,无欲无求的心境;“置阁”则是设立书房之意,意味着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接着“古径行春早,新窗见月初”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感受。诗人通过“古径”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气息,而“春早”则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季节之美;“新窗见月初”更是表达了诗人的细腻情感,欣赏初升的明月。
中间两句“放歌还倚瑟,讲道亦观书”展示了诗人在宁静生活中的文化享受。这里,“放歌”意味着诗人在大自然中纵声高歌,以表达内心的喜悦;“倚瑟”则是指依靠着古瑟(一种古代乐器)而坐,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享受。下句中的“讲道”指的是研究和讨论道家或佛家的学问,“观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爱好与敬仰。
最后两句“为我留禅位,来逢此会疏”体现了诗人的深远意境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里,“留禅位”意味着保留一份宁静的心灵空间;“来逢此会疏”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知己相聚,共同分享这份宁静美好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在的人生境界。
自予来兹山,幽怀不一展。
秋飙振重襟,眷言陟层巘。
石蹬恣盘纡,修路扪萝践。
策足已忘疲,游心遂临缅。
诸岭旷奔逸,一溪带回转。
悠然见吾庐,茅茨现清浅。
蒙茸杂树间,轻烟未全敛。
观物理已惬,欣怀道可卷。
难辞原宪贫,未待邴生免。
适我邱园志,庶几尘累遣。
朝欢未唱,又拥鬟凄语。一舸横江唤东去。
甚红深坐蝶,翠隙眠莺,等一霎,帘外落花风雨。
腕阑丝五彩,解系郎腰,要使心心系能住。
第二小红桥,纸阁芦帘,记杨柳、绿阴阴处。
怕柳外、青山盼人人,也日日凝愁,减来清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