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
《杂兴》全文
唐 / 聂夷中   形式: 古风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

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

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

(0)
注释
两叶:两片。
蔽目:遮住眼睛。
双豆:两个豆子。
塞聪:堵塞耳朵。
理身:修养身心。
不知道:不知晓。
天地聋:对天地都听不见。
扰扰:纷繁复杂。
造化:世间万物。
茫茫:无边无际。
苟或:如果。
所愿:愿望。
毛发:毫毛。
不容:不被允许。
翻译
两片叶子足以遮住眼睛,两个豆子也能堵塞耳朵。
如果修养身心却不知晓,将会变得对天地都听不见。
在纷繁复杂的世间,我在无边无际的天地间游荡。
如果有任何愿望,就连一根毫毛都不被允许。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和个人愿望的强烈渴求。"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极端封闭自我,以至于连外界最细微的声音都不愿听见的心态。这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渴望,更可能是对世俗喧嚣的一种排斥。

"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完全割裂与外界的联系,甚至到了不再关注自身存在的地步,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封闭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这种态度可能来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或是对内心世界的过度保护。

"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则描绘了一种内心的躁动不安与外界广阔无垠的对比。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及他对于更大宇宙的感知。

最后,"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愿望的执着,即使是最微小的渴望,也要坚持到底,不让任何外界因素干扰。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主张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在世界的复杂性与对个人隐私和愿望的极端渴求。

作者介绍
聂夷中

聂夷中
朝代:唐   字:坦之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871

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猜你喜欢

姑孰溪

映带城隅地势雄,昔称重镇大江东。

万山中断飞银浪,一曲西流卧采虹。

夹岸楼台杨柳月,对船灯火荻花风。

钓鱼台下鸥如雪,我已忘机似海翁。

(0)

秋雨

秋雨黯弥昼,暑寒相代时。

南方谢絺绤,急吹透茅茨。

万舞庭前树,劬劳野外师。

园蔬承润泽,新绿动离离。

(0)

怀仲圭二首·其二

四方多取友,几载少知音。

君子温如玉,同心利断金。

空中难寄字,客里易沾襟。

相会何时再,堪嗟老境侵。

(0)

怀仲圭二首·其一

天堑古为限,江淮今复同。

国家当盛日,台閤已生风。

独愧辞朱雀,无因望玉骢。

却思薇省夜,共剪烛花红。

(0)

久雨

十日久阴雨,今朝更沛然。

尺泥深草径,三月似梅天。

刳木承檐溜,舒瓢挹井泉。

情怀殊不豁,寥寞对窗前。

(0)

锄草二首·其二

锄草废屋基,更刬故瓦屑。

拾得古铜钩,苍翠不磨灭。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