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然欲复其旧贻以四绝句·其一》
《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然欲复其旧贻以四绝句·其一》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老仙有力在斯文,廪士馀粮但一尘。

列屋诵弦知所自,杏坛今秀几株春。

(0)
翻译
老仙的威严体现在他的学问之中,
学者们的剩余粮食只留下微尘般的痕迹。
注释
老仙:指有学问、德高望重的人。
有力:威严或影响力。
斯文:指学问和修养。
廪士:古代官府中的学者或官员。
馀粮:剩余的粮食。
但一尘:只剩下一点尘埃,形容极少。
列屋:排列整齐的房屋,可能指学舍。
诵弦:读书声,弦指古时弦歌教学。
知所自:知道自己的来历或根源。
杏坛:古代教育的象征,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
今秀:现今的优秀人才。
几株春:比喻人才辈出,如春天般繁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流谦创作的,属于古典绝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先公三池祠室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学官相传占为公署的美好回忆。

“老仙有力在斯文”一句,通过形容一个虚构的老仙拥有力量并存于文章中,来赞颂诗人所崇敬的人物或先辈的文化成就和精神力量。这里的“斯文”指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学问。

“廪士馀粮但一尘”则描绘了一种清贫而不失礼数的生活状态。“廪士”指的是负责管理粮仓的人,通常也是有文化教养的人。他们即使储备的粮食只剩下一点点,也依然保持着文人雅士的风范,不为物欲所困。

“列屋诵弦知所自”一句,通过列屋(多间房屋)和诵弦(弹奏琴弦),展现了一个学者或文人的生活场景。这里强调的是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最后,“杏坛今秀几株春”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通过“杏坛”(可能指的是杏树成荫的平台)和“几株春”(意味着春天里鲜花盛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勃勃之美的赞赏,同时也寓意着希望学问和文化能够像春天的植物一样蓬勃发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场景、物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清贫自守、修养身心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吕兴元·其一

身离梁苑初蚕月,脚蹈秦云已麦秋。

要见使君恩惠久,滔滔长伴汉江流。

(0)

芝溪院

青盖行春踏雁沙,连山旧烧起新芽。

马蹄何处穷馀兴,犹有溪山一树花。

(0)

回心岭

万仞嵩峰接天远,妖武登封艰步辇。

初登峻岭已回心,何事艰难能黾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见王阳临蜀坂。

老子山林兴不浅,兴尽中涂犹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

世上风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劝。

(0)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七

霜风陨高木,零落临艾萧。

幽芳枝孤秀,华心慰无聊。

堂中老元亮,日赋归去谣。

杖屦乐三径,为尔甘折腰。

(0)

元祐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至宋

发轫嵩麓背烟岩,解维水程仍二三。

杞邦想见旧风烈,许邑自知诚子男。

天地忧怀真过计,文献不足良可惭。

放舟适未觏君子,白头终期老江潭。

(0)

晓行闻莺

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

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

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