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门三载别,萧艾感群阴。
复此草虫语,牢愁中夜侵。
远风和太息,旧向几消沉。
应念苏台畔,秋灯照苦吟。
里门三载别,萧艾感群阴。
复此草虫语,牢愁中夜侵。
远风和太息,旧向几消沉。
应念苏台畔,秋灯照苦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多年后归来的复杂心情。首句“里门三载别”,点明了离家的时间之长,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接着,“萧艾感群阴”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萧瑟的蒿草和阴暗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复此草虫语,牢愁中夜侵。”草虫的鸣叫在夜晚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忧愁,这种声音不断地侵扰着他的心灵,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接下来,“远风和太息”,远风似乎带着诗人的叹息,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感慨。而“旧向几消沉”则表明了诗人过去经历的种种挫折与失落,如今回望,心中满是沉痛。
最后,“应念苏台畔,秋灯照苦吟。”诗人想象自己回到了苏州的湖畔,那里曾是他苦吟的地方,如今秋灯依旧,但心境已非往昔。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故乡、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曲岸呼舟疾,幽园蹑屐徐。
轩窗数椽屋,雨露四时蔬。
补堑新移竹,穿池待种鱼。
花间留客晚,数问酒何如。
瑞云深处碧玲珑,得道高人在此中。
玉树影迷唐旧邸,金钟声绕汉诸宫。
夜看西北天星近,晓对东南海日红。
咫尺便分仙俗路,吴山斜出锦屏风。
草庐梦醒旧南阳,万事灰心笑一场。
齿漱石泉消酒渴,手挼草药染衣香。
菊花夜白因添月,柿叶秋红不是霜。
大雅今时无问字,天风时到响琴床。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
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里飞仙长玉洁。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
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
明朝诗逐暮潮还,馀意凭师笔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