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一》
《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逢无暇问前游,老去并刀割旧愁。

风定鳞鳞萍在水,云横脉脉雁当楼。

频年苦觅蔘苓倦,俭岁无多芋栗收。

良夜对君霜月迥,还教飞梦泛沧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所作的《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感慨和生活境况。首句“重逢无暇问前游”描绘了相见时的匆忙,来不及细述往昔的经历。次句“老去并刀割旧愁”以并刀喻指岁月无情,暗示了诗人因年华老去而增添的愁绪。

第三句“风定鳞鳞萍在水”运用比喻,将萍踪比作风静水面的浮萍,形象地写出生活的漂泊不定。第四句“云横脉脉雁当楼”则借雁南飞的画面,表达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之感。

接下来,“频年苦觅蔘苓倦”表达了诗人多年艰辛寻找补养品的疲惫,反映出生活的困顿。“俭岁无多芋栗收”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贫困,丰收寥寥无几。尾联“良夜对君霜月迥,还教飞梦泛沧洲”在月夜与友人共度的良辰,诗人的心却飘向遥远的沧洲,寓意着对理想或远方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绝句二首·其二

漠漠秋高露气清,新蒲倚石近溪生。

夜来雨后西风急,静向窗前似有声。

(0)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0)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二

山人昔与云俱出,俗驾今随水不回。

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0)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一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0)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一

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

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

饭豆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霓。

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0)

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

招提古浮图,岿壮压西甸。

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

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

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

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

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

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

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

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

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

道在语嘿间,浅深随所见。

同将烦恼蠲,尽洗清凉观。

兹游岂无益,欲继慎莫缓。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