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
招提古浮图,岿壮压西甸。
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
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
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
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
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
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
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
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
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
道在语嘿间,浅深随所见。
同将烦恼蠲,尽洗清凉观。
兹游岂无益,欲继慎莫缓。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
招提古浮图,岿壮压西甸。
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
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
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
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
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
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
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
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
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
道在语嘿间,浅深随所见。
同将烦恼蠲,尽洗清凉观。
兹游岂无益,欲继慎莫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与友人一同到城西寺避暑的情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和对清凉环境的向往。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两句,通过对春秋季节交替时温差变化的描述,表现了季节更迭中温度的剧烈变化,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小。紧接着"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则是诗人从自然现象中领悟到天地间阴阳之气的转换规律,表明热浪达到顶峰时便会出现变化。
随后,"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一句,具体描绘了夏日炎热难耐的情景。接着"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则形象地将自然比作巨大的熔炉,将万物炼化,这种对自然力量的描写充满了敬畏之情。
在"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中,诗人通过个人体验表达了夏日酷热下的不适和疲惫感。紧接着"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一句,则是对凉爽甘霖的渴望,是对避暑之所求。
以下几句,诗人继续描绘了避暑之地的美好与宁静,如"招提古浮图,岿壮压西甸。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平静的意境。
随后"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诗人通过对避暑之地的亲切描写,以及与友人的共游情景,展现了避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几句"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道在语嘿间,浅深随所见。同将烦恼蠲,尽洗清凉观。兹游岂无益,欲继慎莫缓。"则是诗人在寺中领受到的清净生活,以及对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的体验,表达了对此次避暑之旅的满足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在夏日炎热中的避暑生活,以及对自然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寒林冻卉谁观者,繁艳清香自得之。
天赋好花如有待,日寻幽径不知疲。
未逢驿使空怀远,犹喜山翁亦好奇。
昔岁一觞今一咏,共陶真意不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