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远的历史场景,融合了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思考。开篇“千里秦淮在玉壶”将读者带入一个宏伟的画面,其中“玉壶”象征着江山的清丽和完整。“江山清丽壮吴都”则是对古代吴地美景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名邦的怀念。
接下来的“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与历史遗迹难以寻觅的感慨。“昔人”指代古人,他们如同天鹤般远去,“旧画难寻卧雪图”则是对过去美好场景的追忆和现实中的缺失。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诗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老去。这里的“冉冉”形容时间缓缓流逝,“萧萧”则形容头发渐渐变白,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和人事沧桑的无奈。
末两句“残蝉不会登临意, 又噪西风入座隅”中,“残蝉”比喻诗人的孤独与无力感,再加上“不会登临意”则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场景的无奈和未能实现的愿望。最后,“又噪西风入座隅”则是在描绘一种凄清的秋意,西风穿过空旷的座位角落,营造出一片萧瑟与孤寂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美景的追忆和个人的时光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门前有溪溪最小,坐对小溪兴不少。
溪口天濛雨亦奇,溪面日浮晴更好。
芙蕖开遍柳叶长,鸬鹚乳下双鸳鸯。
鸬鹚背拂柳叶影,鸳鸯口唼芙蕖香。
画桨轻摇放舟去,鲤鱼吹浪浪花细。
石湾递出棹歌声,老树斜临波浅处。
溪源活活来未巳,鱼箔鸥巢对溪渚。
须知溪小受天多,倒浸明河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