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愚黔首,焚书坑诸儒。
扶苏谏不纳,远使西防胡。
鲍鱼一朝臭,贤嗣遭枉诛。
元凶得肆志,万姓怒已张。
英雄起草泽,嬴族遂灭亡。
祸机之所伏,天人岂渺茫。
始皇愚黔首,焚书坑诸儒。
扶苏谏不纳,远使西防胡。
鲍鱼一朝臭,贤嗣遭枉诛。
元凶得肆志,万姓怒已张。
英雄起草泽,嬴族遂灭亡。
祸机之所伏,天人岂渺茫。
这首诗以秦始皇的暴政为背景,描绘了焚书坑儒、扶苏被远派戍边、鲍鱼之喻暗指贤者遭贬,以及最终导致嬴氏家族灭亡的历史事件。诗人通过“祸机之所伏,天人岂渺茫”的结尾,表达了对历史因果循环的深刻思考,暗示了暴政终将招致民怨和反抗,同时也体现了对贤明君主治理国家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鲍鱼”暗喻贤者的被贬,以及“英雄起草泽”形象地描绘了草根英雄崛起的情景,展现了历史进程中人民力量的觉醒与反抗。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