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横渡破江烟,氐父山根泊画船。
金粉远离尘世劫,楼台常浸水云天。
更无人觅披沙果,空有僧传解带缘。
栏外萧萧秋雨歇,冲冠长啸忆当年。
孤帆横渡破江烟,氐父山根泊画船。
金粉远离尘世劫,楼台常浸水云天。
更无人觅披沙果,空有僧传解带缘。
栏外萧萧秋雨歇,冲冠长啸忆当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江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首句“孤帆横渡破江烟”,以“孤帆”为引子,描绘出一幅船只穿越薄雾的画面,既显孤独又具动感,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氐父山根泊画船”,将视线转向岸边,点明了船只停泊的位置,同时“画船”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船的外观之美,也暗示了此地的风景如画。
“金粉远离尘世劫,楼台常浸水云天”,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金山的超凡脱俗之感。金山仿佛远离了世俗的纷扰,楼台倒映在水云之间,既体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更无人觅披沙果,空有僧传解带缘”,这两句则转而描写金山的人文氛围。虽然无人寻觅果物,但僧人的故事却流传至今,象征着金山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最后,“栏外萧萧秋雨歇,冲冠长啸忆当年”,诗人站在栏杆之外,感受着秋雨后的宁静,思绪飘回往昔,不禁长啸抒怀。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波动,也暗示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深邃的金山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