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遗嚣尘隔,天游斗室宽。
学书参静理,作画避忧端。
排遣非无术,沉冥有未安。
戎戎溷夷市,差胜堕虺坛。
心遗嚣尘隔,天游斗室宽。
学书参静理,作画避忧端。
排遣非无术,沉冥有未安。
戎戎溷夷市,差胜堕虺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冬夜中寻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解脱的过程。首句“心遗嚣尘隔”,表达了诗人试图摆脱外界喧嚣,寻找心灵的宁静。接着,“天游斗室宽”则暗示即使身处狭小的空间,也能在心中遨游广阔的天地,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学书参静理,作画避忧端”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书法和绘画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逃避忧虑的方法。书法与绘画不仅是艺术形式,也是修身养性的途径,通过它们,诗人能够深入思考宇宙的静理,远离世俗的烦恼。
“排遣非无术,沉冥有未安”表明诗人虽然有方法排解心中的愁绪,但仍有未尽之感,可能是指在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内心仍存有某些难以完全释怀的忧虑或困惑。
最后,“戎戎溷夷市,差胜堕虺坛”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将现实中的纷扰与混乱(戎戎溷夷市)与理想中的宁静与解脱(差胜堕虺坛)进行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这一理想的无奈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与社会纷扰时,寻求内心平静与精神寄托的努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矛盾。
下濑惊船驶,挥尘恐尊空。
谁吹尺八寥亮,嚼徵更含宫。
坐爱金波潋滟,影落蒲萄涨绿,夜漏尽移铜。
回棹携红袖,一水带香浓。
坐中客,驰隽辨,语无同。
青鞋黄帽,此乐谁肯换千钟。
岩壑从来无主,风月故应长在,赏不待先容。
羽化寻烟客,家有左仙翁。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
乱山无数。
斜日荒城鼓。
胜友欣倾盖,羁宦懒书空。
爱君笔力清壮,名已在蟾宫。
萧散英姿直上,自有练裙葛帔,岂待半通铜。
长短作新语,墨纸似鸦浓。
山吐月,溪泛艇,率君同。
吾侪轰饮文字,乐不在歌钟。
今夜长风万里,且倩泓澄浩荡,一为洗尘容。
世上闲荣辱,都付塞边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