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服从夫贵,遗经易子成。
蘋蘩无失职,琴瑟自和鸣。
已叹归同穴,犹悲梦两楹。
旁观洒清泪,双旐出寒城。
命服从夫贵,遗经易子成。
蘋蘩无失职,琴瑟自和鸣。
已叹归同穴,犹悲梦两楹。
旁观洒清泪,双旐出寒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为悼念亡妻而作的挽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切和对夫妇情义的珍视。
“命服从夫贵,遗经易子成。”这两句表达了传统的夫妇观念,即女子应当顺从丈夫,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这里,“遗经”可能指的是家谱或族谱,意味着亡妻在世时与诗人一同维系家族的血脉。
“蘋蘩无失职,琴瑟自和鸣。”这两句则描绘了亡妻生前勤勉尽责、家庭和谐的场景。“蘋蘩”是古代妇女纺织时所用的一种工具,象征着女性的家务劳动;“琴瑟”则代表夫妇间的音乐会和谐,暗示了诗人与亡妻之间美好的关系。
“已叹归同穴,犹悲梦两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去世后的深切哀痛。尽管已经接受了现实,但是在梦中依然能见到亡妻的身影,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旁观洒清泪,双旐出寒城。”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送别之际的哀伤场景。朋友们围观着诗人的悲痛,眼中含泪;而诗人自己则戴着孝服(双旐),准备踏上送葬的路程,心中充满了寒冷和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亡妻生前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她的深切哀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夫妇情谊的珍视,以及面对丧偶之痛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