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史由来不可冯,老奸危国亦危身。
赵奢既已明知子,石碏当求义灭亲。
铁马酿成天宝祸,铜驼空想汴都春。
九京未正鞭尸罪,尚欲欺天罔后人。
私史由来不可冯,老奸危国亦危身。
赵奢既已明知子,石碏当求义灭亲。
铁马酿成天宝祸,铜驼空想汴都春。
九京未正鞭尸罪,尚欲欺天罔后人。
此诗《读蔡绦杂书有感》由南宋诗人周密所作,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历史人物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抉择与后果。
首句“私史由来不可冯”,指出私人编纂的历史可能存在偏颇,暗含对历史记载真实性的质疑。接着“老奸危国亦危身”一句,强调了奸佞之臣不仅危害国家,也最终会殃及自身,体现了对权谋者的警告。
“赵奢既已明知子,石碏当求义灭亲”引用了赵奢和石碏的故事,前者是明辨是非,后者则是为了大义而牺牲亲情,两相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推崇。
“铁马酿成天宝祸,铜驼空想汴都春”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铁骑征战导致国家动荡,而铜驼象征繁华景象的消逝,汴都春则代表往昔的繁荣不再,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衰败。
“九京未正鞭尸罪,尚欲欺天罔后人”最后两句,九京指地下,鞭尸罪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这里借以表达对历史罪行的谴责。尚欲欺天罔后人,则是对那些试图掩盖真相、欺骗后世的行为的强烈批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道德以及权力关系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和历史反思价值。
日往月来运不已,寒暑递催?谁始。
屈信相感本无心,橐籥万物孰愈此。
自我东行今月馀,塞程正值清秋美。
朝逐原兽控青骢,夜览封章兰燄紫。
行过村落咏桑麻,时坐溪头捕鲂鲤。
分堋较射燕嘉宾,更复行宫视甘旨。
旁人云我身已劳,我觉我心甚安止。
设使憧憧复摇摇,九重宴坐岂其是。
穷神至化我未能,且学郑崇心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