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欢言执豕牢,肯教此日靳恩膏。
凤凰楼畔巍巍阁,犹有当年车甲韬。
父老欢言执豕牢,肯教此日靳恩膏。
凤凰楼畔巍巍阁,犹有当年车甲韬。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回程途中对祖陵的恭敬祭祀,以及沿途百姓的欢愉与敬意。首句“父老欢言执豕牢”描绘了乡间祭祀的场景,父老们手持猪祭品,欢声笑语中充满了庄重与喜悦。接着,“肯教此日靳恩膏”表达了皇帝慷慨施恩,不吝赐予百姓福祉的情怀。
“凤凰楼畔巍巍阁,犹有当年车甲韬”则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皇权的威严。凤凰楼旁的高阁虽已陈旧,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军容的雄壮与辉煌。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与百姓的淳朴,以及历史的厚重感,体现了清乾隆帝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和对国家的深沉责任感。
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
然长于指叙,约洁有馀态。
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
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
中行虽富剧,粹美若可盖。
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
退之全而神,上与千载对。
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文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
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
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
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待。
江上春常早,闽中客去稀。
登山怨迢递,临水惜芳菲。
烟树何时尽,风帆几日归。
还看复命处,盛府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