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祭张公洞二首·其二》
《祭张公洞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云开小有洞,日出大罗天。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

倏忽烟霞散,空岩骑吏旋。

(0)
注释
云开:云雾散去。
小有洞:一个小洞。
日出:太阳升起。
大罗天:传说中的仙界。
三鸟:三位神鸟。
王母: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双童:两个童子。
翊:护卫。
子先:可能指神仙子先。
何时:什么时候。
种桃核:种植桃核。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倏忽:忽然。
烟霞:云雾和霞光。
空岩:空旷的岩石。
骑吏:骑马的官吏或仙人。
旋:迅速地。
翻译
云雾散去露出一小洞,太阳升起照亮了大罗仙境。
三位神鸟跟随王母,两个童子陪伴在子先左右。
不知何时能种下桃核,又看过多少次桑田变迁。
忽然间烟霞消散,只剩下空荡的岩石,骑吏旋即离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凡脱俗、追求永恒之境的愿望。

首句“云开小有洞”设定了一个神秘的开篇,云隙间露出的洞穴象征着通向仙界的入口。紧接着“日出大罗天”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太阳从广阔的天空中升起,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两句交织出一个仙界生活的情景。王母是道教中的女神,三鸟即是神鸟,它们跟随王母象征着与仙境的接轨。而双童则代表纯洁无暇的仙童,他们在仙界中自由翱翔,显现了诗人对纯净生命状态的向往。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尘世生活的留恋。桃核和桑田都是生长周期较长的事物,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倏忽烟霞散,空岩骑吏旋”两句则描绘了仙境之旅的即刻离去。烟霞散去,意味着仙界与尘世之间的联系再次被云雾所遮蔽;而“空岩骑吏旋”则是对诗人心中对于自由和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泊双井亭有感

凉飙微动水云收,鸥鹭无声泊处幽。

露落梧桐双井冷,月明砧杵万家秋。

贪欢尽醉吴姬酒,长往谁同范蠡舟。

最忆多情郑司马,琵琶和泪上江州。

(0)

留题云岩寺

阖闾陵谷是兹山,往往游人不厌看。

草长荒丘曾虎踞,藤牵古木作龙蟠。

七层窣堵穿云破,百尺辘轳翻水寒。

今古入吟无限意,海天秋色满阑干。

(0)

怀友

忆得城东卖酒旗,维舟立马意谁知。

江流衮衮相思后,帆影悠悠独去时。

巫峡秋云连泰华,金陵春草接黄陂。

红尘孤负沧浪钓,犹拟梅边寄一诗。

(0)

凝翠楼

禅房高栋拂层霄,晴翠浮空孰可招。

帘幕倒遮斜日出,香烟细逐乱云飘。

翻经高处千函尽,挂衲閒时万虑消。

独倚阑干飞鸟外,一声残磬晚萧萧。

(0)

泊瓜洲

客愁秋意渺无穷,芦苇萧然故垒空。

山脉南来江欲断,潮头东去海相通。

暮云归雁淮天碧,斜日啼鸦楚树红。

应是瓜洲笑飘泊,十年三度落征篷。

(0)

周侯祠

坟穿金甲去,英气孰能齐。

射虎城南麓,斩蛟祠下溪。

政声传宇宙,文燄拂云霓。

莫怪征西事,令人倍惨悽。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