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数乌号劲,休论夏服奇。
主宾遵揖让,进退足威仪。
信可因观德,须知不主皮。
戎衣天下定,况是我朝基。
不数乌号劲,休论夏服奇。
主宾遵揖让,进退足威仪。
信可因观德,须知不主皮。
戎衣天下定,况是我朝基。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射箭比赛的场景,通过“较射”这一主题,展现了礼仪与道德的深刻内涵。诗中“不数乌号劲,休论夏服奇”,以乌号和夏服为喻,暗示射箭技艺与服饰的华美并非比赛的唯一焦点,而是更注重内在的品德与行为规范。“主宾遵揖让,进退足威仪”,强调了在比赛中主客双方的礼节与行为举止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信可因观德,须知不主皮”,进一步阐述了比赛的价值在于观察参赛者的品德而非仅关注外在表现,揭示了比赛背后的价值取向。“戎衣天下定,况是我朝基”,则将比赛的胜利与国家的安定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繁荣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清朝统治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射箭比赛的场面,更深入探讨了比赛中的道德与礼仪价值,以及其与国家稳定之间的关联,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仁里古湘川,颁条命隽贤。
腰垂丈二组,身下九重天。
山水登临思,庭闱喜惧年。
官曹郎位宿,衣袂御炉烟。
记事成新史,赓歌有雅篇。
为贪驱弩矢,不从汎楼船。
治道山阴卒,离群藏室仙。
衡阳无过雁,尺素若为传。
周汉经营迹未遐,山川形胜最堪嘉。
前瞻阙塞千寻出,旁逗伊流一派斜。
子晋凤笙调夜月,宓妃罗袜映朝霞。
何人贳酒青楼晓,几处寻春紫陌赊。
骏足每从金埒试,芳丛多展翠帷遮。
出逢胜境争飞盖,归逼残阳竞走车。
庭竹惹烟披嫩箨,皋兰裛露长新芽。
嵩峰崷崒疑摩斗,洛水清泠欲见沙。
万井闾阎真陆海,九重宫阙是天家。
禁林日暖空啼鸟,御苑风微自落花。
关路行人偏络绎,津桥贾客苦諠哗。
何当献赋论迁鼎,便欲抛官学种瓜。
江海三年劳梦想,田园二顷有生涯。
应知父老沾尧化,长挈壶浆望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