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上同人煮茗作》
《溪上同人煮茗作》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煮茶石溪水,忽生松风音。

空香领春早,澹白入瓯深。

竖子岂知味,至人同此心。

茗柯有实理,君向静中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溪边与朋友一同煮茶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煮茶石溪水”直接点明了活动的地点和方式,溪水作为煮茶之源,赋予了茶水以自然的清新之气。接着,“忽生松风音”一句,通过听觉的描述,将煮茶时的环境氛围渲染得更为生动,仿佛能听到松林间的微风拂过的声音,增加了诗的意境。

“空香领春早,澹白入瓯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茶香与茶色的美妙。空香指的是茶香的纯净与清新,它引领着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早春的生机与活力。而“澹白入瓯深”则通过视觉的描绘,展现了茶汤的颜色,淡雅而深邃,与前文的“空香”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

“竖子岂知味,至人同此心”这两句,通过对比不同层次的人对于茶的理解,表达了对茶道精神的追求。竖子,指普通人,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茶的真正韵味;而至人,则是达到了某种境界的人,他们能够与茶的精神共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仅体现了茶文化中的品茶之道,也蕴含了人生哲理,即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

最后,“茗柯有实理,君向静中寻”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茗柯,即茶树,这里象征着茶道的精髓。诗人认为,茶道的真理隐藏在静谧之中,需要人们用心去寻找和体会。这句话既是对茶道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倡导,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煮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过吴稼堂外叔舅故居

十年倾吐不相疑,此日长离苦费思。

翻觉语言无数在,未能倾尽悔当时。

(0)

拟曹子建赠白马王彪六首·其二

征途未云已,同气隔山阿。

山阿薜萝深,凄其风雨多。

别时悲已深,别后情苦何。

北林晨风兴,哀音振寒柯。

忽报连理摧,大野无阳和。

贝锦与苍蝇,颠倒一由佗。

能令五达衢,中閒生嵯峨。

(0)

闻杨司马仙游遥挽二首·其一

积岁应官著绩新,何期达岛遽归神。

声名循吏兼廉吏,风度诗人并学人。

叠守毗陵留善政,继权首郡沛深仁。

怜才客路还收我,太息论文迹已陈。

(0)

和许晓东宴杜陵草堂及游小天竺诗韵二首·其一

江左风流继玉台,草堂祠畔又衔杯。

欣逢寿老悬弧日,共迓元戎小队来。

川合东西凭想像,酒争滕薛互迟回。

粲花妙舌生花笔,公本登高作赋才。

(0)

东台杂诗·其八

水积湖阴重,田硗卤气兼。

小滩明蛎粉,唐肆侈鱼盐。

避地民知俭,矜时吏学廉。

希文有遗泽,尸祝在茅檐。

(0)

东台杂诗·其七

闲居无不适,扶杖过东篱。

野水少人渡,归云与我期。

燕迟秋社约,梅养岁寒姿。

嗟尔门前柳,青青复几时。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