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初日照楼台,元气淋漓遍九垓。
不是梅花露消息,人间何处识春来。
苍苍初日照楼台,元气淋漓遍九垓。
不是梅花露消息,人间何处识春来。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立春日试笔》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首句“苍苍初日照楼台”以清晨的阳光照耀楼阁,渲染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转换。次句“元气淋漓遍九垓”则运用了元气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形容春回大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扩展到整个宇宙空间。
诗人通过“不是梅花露消息,人间何处识春来”这两句,表达了对梅花作为报春使者角色的赞美,暗示着春天的信息并非直接显现,而是通过梅花的绽放悄然传递。同时,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春天来临的期待和发现,使得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知到春天的脚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以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斜阳废苑朱门闭。
吊兴亡、遣恨泪痕里。
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
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
折幽香、谁与寄千里。
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
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宣华,故蜀苑名。
言语日益工,风节顾弗竞。
杞柳为桮棬,此岂真物性。
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
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
黄褐长绦七尺身,袖中一剑隐红麈。
城门万屦日来往,众里安知无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