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儿,放牛莫放涧水西,涧水流急牛苦饥。
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
儿懒随牛莫着鞭,几年力作无荒田。
雨调风顺租税了,儿但放牛相对眠。
牧牛儿,放牛莫放涧水西,涧水流急牛苦饥。
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
儿懒随牛莫着鞭,几年力作无荒田。
雨调风顺租税了,儿但放牛相对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牧童在田野间放牧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涧水流急牛苦饥”表现出牧童对牛只的关心,不让它们到急流的地方吃草以免饿挨。"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则形象地描绘了牛在肥美的青草边安逸地吃着草,连牧童也不忍心用鞭子催促。诗中也透露出“几年力作无荒田”的辛勤劳作,以及期待着“雨调风顺租税了”自然恩赐与丰收的心愿。最后,“儿但放牛相对眠”则表达了牧童在收工后与牛共享宁静夜晚的场景,显得既安详又满足。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通过牧童与牛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农耕文明中的人们对于劳作、收获以及自然恩赐的期待与珍视。这首诗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不仅展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也颂扬了勤劳人民的生命力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江南四月梅子黄,衣袖已试荷风香。
出门有客欲万里,使我忆得西山苍。
西山何处云半发,夜深斗极回寒芒。
磴泉自红涧自碧,楼倚白雪歌沧浪。
容斋遂慵两相好,剑气耿耿龙腾骧。
我曾握手极千古,逢之满腹生琳琅。
晓天一笑江水长,燕鸣岸雨催牙樯。
中条郁苍苍,首尾固雄大。
连山一卧虎,矫首尽两戒。
东南万峪门,荦确入幽阨。
空青上绝壁,巀嶪两崖对。
南山开画屏,高下蔚万桧。
扶藜到山门,黄衣六七辈。
寺残薄水赏,一水良可爱。
寻源入云萝,不惜阮屐败。
掬饮清臆尘,坐睨巨石怪。
山空响佩环,林迥腾怒獬。
行听溪声回,周览询胜概。
当年爽心亭,万竹争映带。
碧鲜照清泚,襟袂濯沆瀣。
人境两渺茫,佳句尽誇迈。
开轩邀客饭,放目欣一快。
盘餐固疏粝,泉洌几肉嘬。
少焉林风振,万壑一气噫。
前林疑虎啸,作勇助吾惫。
笔落还自惊,一扫众峰叆。
山僧喜醉颠,海会得珠贝。
兴来本无心,游藏诧佛界。
夕阳送归鞍,依约虎溪外。
风烟作破墨,塔庙失所在。
钟美厌摹写,閟伏化机蔼。
盘空乏硬语,技痒若无赖。
马首诗遽成,一笑豁吾隘。
《游万固寺》【元·王恽】中条郁苍苍,首尾固雄大。连山一卧虎,矫首尽两戒。东南万峪门,荦确入幽阨。空青上绝壁,巀嶪两崖对。南山开画屏,高下蔚万桧。扶藜到山门,黄衣六七辈。寺残薄水赏,一水良可爱。寻源入云萝,不惜阮屐败。掬饮清臆尘,坐睨巨石怪。山空响佩环,林迥腾怒獬。行听溪声回,周览询胜概。当年爽心亭,万竹争映带。碧鲜照清泚,襟袂濯沆瀣。人境两渺茫,佳句尽誇迈。开轩邀客饭,放目欣一快。盘餐固疏粝,泉洌几肉嘬。少焉林风振,万壑一气噫。前林疑虎啸,作勇助吾惫。笔落还自惊,一扫众峰叆。山僧喜醉颠,海会得珠贝。兴来本无心,游藏诧佛界。夕阳送归鞍,依约虎溪外。风烟作破墨,塔庙失所在。钟美厌摹写,閟伏化机蔼。盘空乏硬语,技痒若无赖。马首诗遽成,一笑豁吾隘。
https://shici.929r.com/shici/8ulvLcq.html
招提控城闉,飞阁峙千尺。
白日转棼楣,朱霞覆檐隙。
升高览万象,目眩潜动魄。
天惊泱漭悬,地觉虚无辟。
阁中两金象,奇姿斲山石。
当年浮巨海,波泛来中国。
未闻积水厚,能负万钧力。
瞽俗昧玄津,至人示灵迹。
区区拯世心,于道讵无益。
危坐睨隋唐,浩劫一朝夕。
槛前飞鸟逝,户外流水疾。
九衢冠盖场,浮埃浩如积。
车马何时閒,丹梯展良觌。
川涂尽坡陀,岭路入荒梗。
微茫望烟火,向背得庐井。
残民安朴陋,倦客喜幽屏。
儿童闻叩扉,租吏有馀警。
两崖纷丛薄,砂石立顽犷。
湍流落空嵌,百折不容骋。
山深饶风露,夜气凄以耿。
园花淡相望,边月空照影。
深居苦不早,素发忽垂领。
谁谓林野人,兹焉惜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