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故眉守张廷琛·其二》
《挽故眉守张廷琛·其二》全文
宋 / 史尧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碣石峥嵘岁,何如扣帝阍。

狼烟今昼晦,鲸海正波翻。

遗恨公流涕,当时独抗言。

荒阡新宰木,谁酹曲江魂。

(0)
翻译
在峥嵘岁月的碣石山下,怎能不去叩问天庭的门环。
如今白昼都被烽火烟尘遮蔽,大海中巨浪翻腾如同鲸鱼翻腾的海浪。
遗憾之情让众人泪流满面,他那时却独自直言不讳。
荒凉的路边新栽的树木,又有谁能为曲江的灵魂献上祭酒呢?
注释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不平。
帝阍:天庭的门,比喻朝廷或最高统治者。
狼烟:古代边境报警时烧起的烟火,此处象征战乱。
晦:昏暗,不明朗。
鲸海:形容大海广阔无垠。
遗恨:遗留的遗憾或悔恨。
公流涕:众人泪流不止。
抗言:直言,无所畏惧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荒阡:荒凉的田间小路。
宰木:新砍下的树木,用于祭祀。
酹:以酒浇地,表示哀思或敬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颇有古人遗世独立、悲壮激昂之气。首句“碣石峥嵘岁”以坚硬不屈的碣石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坎坷,设立了整个诗篇的沉郁基调。“何如扣帝阍”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帝国门庭若市景象的追念与怀想。

接下来的“狼烟今昼晦,鲸海正波翻”两句,则将视线转向现实,描绘出边塞烽烟四起、战乱频仍的紧张画面。其中,“狼烟”常指边疆战争的警报,而“鲸海正波翻”则形象地描述了动荡不安的局势。

“遗恨公流涕,当时独抗言”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无尽怀念,以及对当时敢于直言真相者的敬仰之情。这里,“遗恨公流涕”表达了深沉的哀痛,而“当时独抗言”则显示出诗人对于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正义声音的赞赏。

最后两句,“荒阡新宰木,谁酹曲江魂”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抒发。其中“荒阡新宰木”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一片荒凉之地中生长出新的生命力的感慨,而“谁酹曲江魂”则是诗人在此情境下,对于那些已逝英灵的缅怀,希望能有人以酒水祭奠他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现实战乱与自然美景的联想,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史尧弼
朝代:宋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
猜你喜欢

半山小憩呈惟秦

千层鸟道一筇扶,三月东风响鹧鸪。

花发幽岩红踯躅,云生绝壁翠模糊。

七闽形胜山河壮,万顷沧溟岛屿孤。

徐福求仙空入海,谁知此地即仙都。

(0)

宿鼓山寺方丈·其二

孤峰天畔削芙蓉,入夜遥看紫翠重。

一片禅心千涧水,五更尘梦数声钟。

云生净土龙归钵,露冷空坛鹤唳松。

借宿僧寮经几载,苍苔埋却旧游踪。

(0)

送妓入道·其二

愁把芳年老狭邪,欲寻铅汞洗铅华。

西园公子求遗佩,南岳夫人赠紫霞。

翠袖正宜过碧海,朱颜偏可饵丹砂。

玉声已奏仙家乐,不向江心抱琵琶。

(0)

经涌泉废寺

约客扶筇到上方,白云空绕旧僧房。

经台岁久萝阴合,香积春深草色荒。

遗址尚传唐甲子,残碑犹志宋文章。

可怜几度沧桑变,惟有猿声啸夕阳。

(0)

潞河别曹能始·其三

昔年同献赋,此日尚沉沦。

我有恓皇泪,君怜弃置身。

黄尘归路客,白发倚门亲。

不尽消魂意,哀歌难重陈。

(0)

暮出茌平宿二十里村店

征车贪远宿,宿处更荒凉。

出郭才数里,几家成一乡。

灯燃绵炬暗,茶煮柳条香。

不待晨炊去,主人无晓粮。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