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人家傍山住,唱歌采茶山上去。
下山日落仍唱歌,路黑林深无虎虑。
今年虎多令人忧,绕山搏人茶不收。
墙东小女膏血流,村南老翁空髑髅。
官司射虎差弓手,自隐山家索鸡酒。
明朝入城去报官,虎畏相公今避走。
西山人家傍山住,唱歌采茶山上去。
下山日落仍唱歌,路黑林深无虎虑。
今年虎多令人忧,绕山搏人茶不收。
墙东小女膏血流,村南老翁空髑髅。
官司射虎差弓手,自隐山家索鸡酒。
明朝入城去报官,虎畏相公今避走。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西山有虎行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山村生活与虎患交织的画面。首句“西山人家傍山住”,展现了山居人家依山而建的生活场景,宁静而质朴。接下来的两句“唱歌采茶山上去,下山日落仍唱歌”,通过歌唱和采茶的日常活动,展现出村民的乐观和对自然的亲近。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现实的忧虑,“今年虎多令人忧”揭示了虎患给山村带来的恐慌,以至于“绕山搏人茶不收”,虎害严重到影响了村民的生计。诗人通过“墙东小女膏血流,村南老翁空髑髅”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同情和对虎患的深切痛惜。
在这样的困境中,村民们求助于“官司射虎差弓手”,但这些官府人员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自隐山家索鸡酒”,显得冷漠无情。最后,诗人以“明朝入城去报官,虎畏相公今避走”作结,讽刺了官员们的无能和虎患未除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鲜明的人物刻画,反映了明代乡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官府的腐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漫游三十载,屐齿晕苍苔。
两地无多里,一生能几回。
洞深龙未蛰,丹熟灶无灰。
已觉忘身世,松梢有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