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主轻忘在莒时,解裘淄水遽相疑。
若无貂勃明勋业,几使功臣枉见夷。
齐主轻忘在莒时,解裘淄水遽相疑。
若无貂勃明勋业,几使功臣枉见夷。
这首诗《田单》由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田单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误解的深刻思考。
首句“齐主轻忘在莒时”,描绘了齐国君主在被俘期间的轻率与遗忘,暗示了君主对忠诚与背叛的模糊认知。次句“解裘淄水遽相疑”,则展现了君主在困境中对身边之人的突然猜疑,解裘即脱下外衣,淄水则为地名,此处借以形容情境的紧迫与复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君主性格中的多疑与轻信。
后两句“若无貂勃明勋业,几使功臣枉见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貂勃”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谋之士,其“明勋业”意味着他有着卓越的功绩和智慧。诗人通过假设,如果没有像貂勃这样的智者明辨是非,那么很可能导致原本忠诚的功臣无辜受害,遭受不白之冤。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是对君主治理之道的警示,强调了正确识别忠奸、善用智谋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田单及其辅佐者的命运的探讨,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忠诚与误解之间的微妙平衡。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道德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深邃与智慧。
子房身乞辞大用,赤松伴游世所重。
高远谁亲弋外鸿,尊荣肯羡池中凤。
至今仙迹存金华,我来一日登三洞。
回顾却笑长安人,辛苦登天凭鹤控。
少时所学苦,食檗日自强。
壮岁从宦清,饮冰中刚肠。
阳安百里地,邈在天一方。
惠政不鞭朴,斯民乐耕桑。
念予昨守赣,与兄会家乡。
兄今岁已满,余遽提蜀疆。
一朝此邂逅,五载忘参商。
且勿语离索,易老惊鬓霜。
且勿较通塞,放怀把酒觞。
上方圣政新,求贤坐明堂。
兄道足施设,兄志弥颉颃。
喜予外祖门,从此生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