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榭生凉处,奫沦瞰北塘。
松筠成夏荫,莲芰入秋香。
疏雨交寒晕,轻云衬晓光。
无心投钓饵,游鲤莫惊藏。
台榭生凉处,奫沦瞰北塘。
松筠成夏荫,莲芰入秋香。
疏雨交寒晕,轻云衬晓光。
无心投钓饵,游鲤莫惊藏。
这首诗描绘了北塘的清凉景象与自然之美。首句“台榭生凉处”,点明了地点的清凉宜人,暗示着此处是避暑的好去处。接着,“奫沦瞰北塘”一句,通过“奫沦”这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的波纹荡漾,仿佛在俯瞰整个北塘,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
“松筠成夏荫,莲芰入秋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春夏秋冬四季之景跃然纸上。夏季,松树和竹子为人们提供了一片阴凉;秋季,莲花与菱角不仅增添了视觉的美感,还带来了沁人心脾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感慨。
“疏雨交寒晕,轻云衬晓光”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景象。稀疏的雨滴与寒冷的光线交织在一起,轻盈的云朵则为这初升的曙光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温暖。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和深深喜爱。
最后,“无心投钓饵,游鲤莫惊藏”一句,以钓鱼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他无意于世俗的功利追求,而是希望像游动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北塘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春中花盛开,暄风集崇台。
爽气朗襟袖,白昼净尘埃。
如此良辰何,看看欲徘徊。
徘徊还自问,人生当几回。
荆棘生高坟,雨雪空皑皑。
今我不惜阴,后人徒见哀。
后人复如我,展转成劫灰。
劝君濯渊鉴,静言观从来。
春花与秋实,荣落时见摧。
观彼荣落时,我心当何持。
莫以琴瑟娱,逐乐忘归期。
斗酒虽云欢,万岁谁相知。
何不趁芳华,百情聊以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