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西湖春景》
《题西湖春景》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吴山下瞰西湖水,山外青山相对起。

前朝遗迹何处寻,高下亭台花雾里。

又闻西域灵鹫峰,飞堕西湖东岸东。

穿花映柳隐复见,游人如在锦绣之丛中。

上天竺,下天竺,三十六峰如立玉。

钱塘潮涌雪山来,海门巨浪高如屋。

我生山水夙所好,咫尺钱塘未曾到。

未曾到,神先游。

画里见山如旧识,前身已似到杭州。

何当一日命小舟,载我西湖湖上头。

遍览东风十二楼。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湖春景的壮丽与细腻,以吴山俯瞰西湖开篇,展现了一幅山川相映、层次分明的画卷。诗人通过“山外青山相对起”、“高下亭台花雾里”等句,巧妙地勾勒出西湖四周群山环抱、亭台楼阁掩映于花雾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接着,诗人引入西域灵鹫峰的传说,将其想象为从远处飞落至西湖东岸,与西湖美景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想象力和神秘感。“穿花映柳隐复见”,生动描绘了西湖春日里花柳交织、若隐若现的迷人景色,仿佛置身于锦绣丛中,令人心旷神怡。

上天竺、下天竺的描述,以及对钱塘潮涌雪山来、海门巨浪高如屋的描绘,展现了西湖周边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尤其是潮水与巨浪的动态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由衷的喜爱与向往。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虽未亲临西湖,但心已神游其中的感慨。通过“画里见山如旧识,前身已似到杭州”的诗句,将个人情感与西湖美景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诗人的愿望是有一天能亲自乘舟游历西湖,遍览其美景,这既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景的壮丽与细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三月抵京二首·其一

帝城三月暮,天气亦初春。

红紫花相待,青黄柳未匀。

条风开宿雾,细雨浥轻尘。

物色元非恶,深尊绿且亲。

(0)

园居六十章·其二十五

云开风定雨常移,雨我新畬及旧菑。

老圃年来曾学稼,请听布谷莫愆期。

(0)

自濉阳至桃山道中四咏用霖寰李公大司马韵·其四符离集

萧萧残戍阵云平,对垒帷须棋一声。

老鹳树头作人语,似言此是北秦城。

(0)

七里滩

万叠芙蓉翠郁盘,牵江百丈溯巑岏。

回风忽送孤舟笛,知在严家第几滩。

(0)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其四

夜寂秋偏爽,潮平月渐低。

惯傍水禽宿,怕听水禽啼。

(0)

蔡弘父司成以学约山居吟进古本孝经疏见寄赋此怀之时滇之耻未洒胡安国之进春秋传不可不念也

山深不复问书邮,梦向圜桥忆旧游。

道自中天悬杲日,君今砥柱障狂流。

金华殿上山林气,白首天南漆室忧。

行在孝经曾纳牖,更须言志在春秋。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