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击壤集效其体·其二》
《读击壤集效其体·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二气阴阳相荡摩,不知真宰意云何。

三王二帝时节少,五季六朝丧乱多。

仓琅又见歌赤燕,翠釜还闻羞紫驼。

近事天高何处问,牛女今宵方渡河。

(0)
鉴赏

这首诗《读击壤集效其体(其二)》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对比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与社会变迁,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首联“二气阴阳相荡摩,不知真宰意云何”,以自然界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为喻,引出对宇宙间万物运行规律的探索,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类社会法则的思考。这里的“真宰”指的是宇宙间的主宰或命运,诗人似乎在询问,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我们是否能理解背后的深层意义。

颔联“三王二帝时节少,五季六朝丧乱多”,将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三王(夏、商、周)和二帝(唐、宋)时期被视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代,而五季(五代十国)和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则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和动荡。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稳定与动荡交替的感慨。

颈联“仓琅又见歌赤燕,翠釜还闻羞紫驼”,进一步描绘了历史中的具体事件。这里“仓琅”可能指代某种珍贵的物品或象征着繁荣,“歌赤燕”和“羞紫驼”则可能是某种仪式或庆典的描述,暗示了历史上的某些重要时刻。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尾联“近事天高何处问,牛女今宵方渡河”,转而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未来的迷茫感。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爱情故事,每年七夕之夜,他们才能跨越银河相会一次。在这里,诗人或许是在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人们对于未来和命运的探寻往往无从下手,只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期待着偶然的机会和奇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历史兴衰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力,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一

羸病新知白发增。未妨春气透疏棂。

小园梅蕊已含馨。

伏枥尚存千里志,培风终拟九霄行。

莫将修短论余生。

(0)

西江月

兴废都归陈史,共和寔肇新猷。尧封禹域谥神州。

还我河山依旧。此日歌翻尔汝,当年势尽恩仇。

一堂欢笑举金瓯。莫作青衣行酒。

(0)

昭君怨.词既成,或谓水仙操者,实寓伯牙成连海上之意,故始奏沨沨然有水声,与塞北风沙不类。请更作一首·其二

独立茫无涯畔。此意翛然自远。海水与天风。

窅冥中。便逐幽人长往。何似琵琶马上。

悲怨有同音。不同心。

(0)

绿盖舞风轻.苏州公园看荷花,红白相间,弥望无隙。桥影横其中,绝似四十年前游北海时光景

落日断霞明,荡漾轻圆,荷盘泻铅水。

风揭霓裳,群仙摇佩,玉羽盖纷起。

已敛还开,棹歌远、微闻香气。

记当时、玉蝀桥边,佳伴同倚。

莲子暗卜心期,向晚渐秋风,藕断波底。

冷落空房玉容消,但渍粉痕脂泪。

事往情牵,又句惹、临池深意。

步迟回、梦认冶游宫地。

(0)

锦帐春

浅画双蛾,屡亲杯酒。记深阁、相逢时候。

锦屏空,罗袜远,甚惊鸿赋就。转添僝僽。

隔岁重来,好春难久。但门径、依稀如旧。

惹鞭丝、萦客袖。是那人去后。一番新柳。

(0)

醉垂鞭

银烛照空卮。兰闺饮。疑成谶。横海动鲸鲵。

君行休自迷。更拈红豆看。东风畔。两眉低。

惜别乱离时。相思无会期。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