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少年》
《忆少年》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词  词牌: 忆少年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0)
注释
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双调四十六字,五仄韵。
窥帘人远:谓情人不在眼前。
窥,窥探。
叶底歌莺(yīng)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翻译
又到了落花纷飞的时节,就在垂杨掩映的街巷,东风吹拂着庭院。重重的帘幕一如往昔,但帘中窥望的人离我已远。
浓叶间仍听见黄莺婉转歌唱,梁上依旧有燕语呢喃,一声声都有我的幽怨。相思全都徒然无益,后悔当初与之相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飞花飘落的季节,地点在一条垂杨掩映的小巷和静谧的庭院中。诗人通过“重帘”这一意象,暗示了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冷清对比,帘后的那个人已经远离,只剩空荡的庭院和寂寞的歌声。那歌声仿佛梁上的燕子在低语,增添了深深的幽怨之情。诗人感叹相思无果,后悔当初的相遇,流露出一种追悔和无奈的情绪。整体上,这首《忆少年》以景寓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去选择的深深反思。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游长芦

他年天眼识褕袆,千柱如今锁夕晖。

笑说老禅操一苇,戏呼灵媪授三归。

波涛啮岸蛟龙恶,荻竹抽萌鲙缕肥。

曲水流觞记今日,晚风直欲透人衣。

(0)

舟中

一舸乘凉载夕晖,晚来白汗稍停挥。

近人初月当头照,趁宿轻鸥直下飞。

江国有天须恣买,岫云无雨莫空归。

新秋渐到滩头树,先遣蓑童问钓矶。

(0)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

露华浸竹冷娟娟,想象嫦娥能少年。

万事只堪搔短发,一杯不拟问高天。

骎骎夜色投书幌,的的心期在钓船。

可笑薄云工料理,何曾遮却一分圆。

(0)

次韵大人书怀·其二

云翻雨覆不须论,扪虱何妨坐对温。

政恐移文邀俗驾,可能垂箔走高门。

寒松卧雪不知老,脱叶经霜无几存。

醉著锦袍堪一笑,翰林风月我诸孙。

(0)

登宝公塔·其一

树老巢翻鹰亦化,锡飞近地鹤犹惊。

太平寺主今安在,潮打山围建业城。

(0)

富池祠·其一

卷雪楼高首重回,江东那得许人材。

只应汉鼎三分后,便有英雄一聚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