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泼过翠萍生,沫碎茶沉雪碗轻。
矮室打头人对语,铜瓶雨过悄无声。
枣花泼过翠萍生,沫碎茶沉雪碗轻。
矮室打头人对语,铜瓶雨过悄无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饮茶场景。首句“枣花泼过翠萍生”,以“枣花”与“翠萍”相映,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仿佛能闻到枣花的香气,看到翠绿的浮萍在茶水上轻轻漂浮,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接着,“沫碎茶沉雪碗轻”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水在雪白的茶碗中翻滚、散沫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茶汤的细腻与轻盈,同时也暗示了饮茶时的宁静与淡泊心境。
“矮室打头人对语”,描绘了一个简朴的小室内,两人相对而坐,交谈的声音在静谧的空间中回荡,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喧嚣,只有真挚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真挚情感的向往。
最后一句“铜瓶雨过悄无声”,以“铜瓶”和“雨过”为背景,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雨后的铜瓶,似乎也融入了周围的寂静之中,不再发出声响,整个场景更加显得幽静深邃,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整首诗通过对饮茶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赋政古循良,恩威著一方。
疲民恋冬日,黠吏畏秋霜。
直道经摧折,公心愈激昂。
米盐躬细务,绳墨谨周防。
度岭囊装简,攀辕父老忙。
采诗如有诏,持此续甘棠。
飞仙欲下,水殿严妆早。
娇涩怕春知,跨白虬、天门未晓。
霓裳零乱,肌骨自清妍,梅檐月,柳桥风,世上红尘杳。
重门深闭,忘却山阴道。
呼酒嚼琼花,任醉来、玉山倾倒。
无言相对,这岁暮心期,茅舍外,玉堂前,处处风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