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政古循良,恩威著一方。
疲民恋冬日,黠吏畏秋霜。
直道经摧折,公心愈激昂。
米盐躬细务,绳墨谨周防。
度岭囊装简,攀辕父老忙。
采诗如有诏,持此续甘棠。
赋政古循良,恩威著一方。
疲民恋冬日,黠吏畏秋霜。
直道经摧折,公心愈激昂。
米盐躬细务,绳墨谨周防。
度岭囊装简,攀辕父老忙。
采诗如有诏,持此续甘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理想的官员形象,通过对其施政风格和为民服务态度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清官廉吏的向往。"赋政古循良,恩威著一方"表明这位官员能够恪守古代圣哲之道,以德治国,同时又能施以适宜的威严,使其政策深入民心。"疲民恋冬日,黠吏畏秋霜"则揭示了官员对民情的关怀,在严寒来临时民众能够得到温暖,而奸诈之吏却在秋风送爽中感到恐惧。
"直道经摧折,公心愈激昂"显示了这位清廉官员坚守正道,不因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初衷,其公正的心态更加坚定。"米盐躬细务,绳墨谨周防"则具体到了其对日常琐事的重视和处理,从米、盐到使用绳墨量度,都是在表现这位官员用心治理国家之意。
接下来的"度岭囊装简,攀辕父老忙"描写的是官员巡行于山岭之间,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察,以及对父老的关爱。最后的"采诗如有诏,持此续甘棠"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清官能够像古代圣明君主一样施行德政的赞美,并希望其美好的事迹能够流传后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理想中的良吏形象,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清廉、民本思想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世人爱竹有何好,笺诗绿竹本二草。
建溪捣纸女儿肤,拂拭光生照晴昊。
孰似蒋家三径中,稚子崭然脱锦褓。
自从尺寸长凌云,修干翛翛青未了。
秋华结实饱凤雏,等閒肯著安巢鸟。
先生世隐天都峰,种竹窗前摇翠葆。
凉风起处繁声生,夕阳落后清阴窈。
逍遥手把太玄经,赋性平生厌机巧。
苔封空山白石床,只许群仙来问道。
十年奔走京国尘,万事莫如归计早。
挂冠奚必神武门,丹池无滓香且甘,酿酒百壶从醉倒。
北征杜子美,南山韩退之。
二老不可作,宇宙无此诗。
我生三代后,但感风俗醨。
遭时仍蹇蹇,去国何迟迟。
吾道重九鼎,人情轻一丝。
朅来闽山中,春雨长漓漓。
譬如耕石田,荒秽了弗治。
诸生列鱼贯,问道多狐疑。
岂知大化心,鸢鱼咸恬熙。
自嗟为斗米,折腰不能辞。
孰若赵氏贤,斋居坐无为。
胸中绝障碍,遇物薄相嬉。
浊酒养身本,黄金媚盗资。
二郎志科目,如摘颔下髭。
晚节扶鸠杖,出处靡不宜。
步屧寻幽圃,维舟向深池。
五月桑树影,椹红醉黄鹂。
安得孟东野,云龙常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