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失广宁志愤·其三》
《闻失广宁志愤·其三》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岔河甫渡阵方陈,横玉横金作遁臣。

只见刘琨能抗敌,仅闻高兄克成仁。

上方不斩单于贼,军令惟驱窜逐民。

哆口且云能殿后,英雄千古是谁真。

(0)
鉴赏

这首诗《闻失广宁志愤(其三)》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慨与愤慨。诗中通过描述战场上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对忠诚、英勇与政治决策的复杂思考。

首句“岔河甫渡阵方陈”,描绘了军队在渡过岔河后,立即布阵准备迎战的紧张场面。接着,“横玉横金作遁臣”一句,可能暗指某些将领在关键时刻选择退缩或逃避责任,而非坚守阵地,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只见刘琨能抗敌”提到的历史人物刘琨,以其英勇抵抗外敌的形象,象征着忠诚与勇敢。而“仅闻高兄克成仁”则可能是指另一位同样表现出高尚品质的人物,但具体身份未明,留下悬念。

“上方不斩单于贼,军令惟驱窜逐民”两句,揭示了在处理敌人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时,高层决策者往往显得犹豫不决,既不果断消灭敌人,也不妥善保护民众,反映出当时政治决策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最后,“哆口且云能殿后,英雄千古是谁真”表达了对那些声称能够坚守到最后,但实际上却难以分辨真伪的英雄们的质疑。这句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也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勇敢、政治决策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醉蓬莱.新亭落成约刘左史光祖和.见惠生日韵

又一番雨过,倚阁炎威,探支秋色。

前度刘郎,为故园一出。

黄发丝丝,赤心片片,俨中朝人物。

诗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节。

倦客才归,新亭恰就,萱径荫浓,卜林香发。

尊酒相逢,看露花风叶。

跃跃精神,生生意思,入眼浑如涤。

更祝天公,收回积潦,放开晴日。

(0)

念奴娇.刘左史光祖生日

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

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

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此意无人识。

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

风露正满人间,齁齁睡息,浑不知南北。

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

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

愿公寿考,养成元祐人物。

(0)

上巳领客

流觞元巳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晰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巳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巳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0)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其一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

两度来逢单阏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0)

辛丑岁暮三首·其二

腊尽无多日,吾生有几年。

老于人事懒,贫觉世情偏。

独枕江湖梦,闭门风雪天。

三杯动诗兴,得句落梅边。

(0)

怀何宏甫

何郎好兄弟,爱我往来频。

人作交游看,情如骨肉亲。

茅庵思共隐,蕙帐暖生春。

别后长相忆,寄书无便人。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