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朗长江北,天地都无色。
扁舟撑短篷,一鸟归飞亟。
遮莫冻凌兢,如人酒量增。
鳌山不是照,天地一明灯。
晃朗长江北,天地都无色。
扁舟撑短篷,一鸟归飞亟。
遮莫冻凌兢,如人酒量增。
鳌山不是照,天地一明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大雪覆盖的长江北岸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静谧。
首句“晃朗长江北,天地都无色”开篇即以“晃朗”二字形容江面在雪后的明亮与开阔,紧接着“天地都无色”则强调了雪后世界一片洁白,色彩尽失的纯净景象。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雪景的壮观,也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扁舟撑短篷,一鸟归飞亟”两句,通过“扁舟”与“短篷”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幅孤舟独行于雪后江面的画面,而“一鸟归飞亟”则在静谧中添了几分生机,仿佛是这寂静世界中的唯一动点,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遮莫冻凌兢,如人酒量增”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界的寒冷比作酒的醇厚,暗示了诗人面对严寒时内心的豁达与从容,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鳌山不是照,天地一明灯”最后两句,以“鳌山”比喻高耸的山峰,但在这里却并非光源,而是“天地一明灯”,形象地描绘了雪后夜晚的明亮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在艰难困苦中寻找光明和希望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长江北岸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海神游戏千林昏,近山枫栎丹黄分,船头着处翠阳重,屐齿一过留苔痕。
邻翁酌我苦短昼,卜夜为尊起为寿。
公荣可饮次在狂,不假朱丝转长袖。
灯前白发怀抱开,与子臭味今陈雷。
隙居勿起故时念,一笑沙际邀春回。
密云不障霜月明,枯树欲没江潮平。
归来卧听墙壁语,万壑松风泻檐声。
寒日倚江阁,晚云低可攀。
溪翁随水上,田妇赴虚还。
幻境梦占梦,畏涂山复山。
乾坤有馀地,闲处着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