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设重关险,山回一带长。
人民邻绝域,将士戌边墙。
东去通辽海,西来自大行。
向离千万里,何地不吾皇。
天设重关险,山回一带长。
人民邻绝域,将士戌边墙。
东去通辽海,西来自大行。
向离千万里,何地不吾皇。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居庸关(其一)》描绘了居庸关雄险的地势和其在军事防御中的重要性。首句“天设重关险”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峻峭与险要,仿佛是上天特意设立的屏障。接着,“山回一带长”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蜿蜒起伏,显示出关隘的绵延之长。
“人民邻绝域”表达了边疆地区居民生活的偏远和独特,而“将士戌边墙”则揭示了戍守边疆的士兵们坚守岗位,保卫国家的决心。接下来两句“东去通辽海,西来自大行”,通过空间的延伸,展示了居庸关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作用,连接着辽阔的海域和内地的大行山脉。
最后,“向离千万里,何地不吾皇”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皇家威严的敬仰和对国家统一的自豪,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皇帝的庇护和国家的疆域广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居庸关为载体,既描绘了地理风貌,又寓含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展现了明朝边防的稳固和对皇权的忠诚。
我爱张御史,酒船打拍浮。
欲邀天下贤,尽向酒中愚。
世人虽饮酒,只知酒味不知酒意胡为乎。
又闻夜归东海头,抚掌唤月当金壶。
须臾虾蟆蚀月黑,公起磨刀代天诛。
虾蟆吐月入地走,玉兔还家,桂树不枯。
公方醉卧,嫦娥惊呼。
且语东方苍青龙,迟迟推出赫日车。
自然月光不灭,公饮不彻,是时应笑高阳徒。
文公昔记滕王阁,气象终天拂寥廓。
崔颢题诗黄鹤楼,今日声华还磊落。
安汉城头有佳处,江山清气归帘幕。
少陵无人谪仙死,不遇才豪终寂寞。
苍苔满地荆棘生,梁栋尘埃喧鸟雀。
风流贤守一登临,久倚阑干情不薄。
夜来风月觉澄清,天意人心如素约。
仙葩当见浮空来,几百年来无此作。
嗟予好古今白头,到底支离材力弱。
木桃或见致琼瑶,免对江山负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