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泰山五首·其三》
《登泰山五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穷厓不可极,飞步凌烟虹。

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

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

高台倚巉削,倾侧临崆峒。

失足堕烟雾,碎骨颠崖中。

下愚竟难晓,摧折纷相从。

吾方坐日观,披云笑天风。

赤水问轩后,苍梧叫重瞳。

隐隐落天语,阊阖开玲珑。

去去勿复道,浊世将焉穷。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登泰山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登山者的壮志豪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穷厓不可极,飞步凌烟虹”,以夸张的手法描绘登山者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仿佛要超越云霄,踏破彩虹。接下来,“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间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以及云雾缭绕、松影婆娑的幽静氛围,营造出一种既雄伟又神秘的自然景观。

“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则进一步渲染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千峰竞秀,层峦叠嶂,如同青色的芙蓉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美不胜收。而“高台倚巉削,倾侧临崆峒”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登山者的勇气和决心,即使面临险峻的地形,也要勇往直前,直至到达高台,俯瞰群山。

“失足堕烟雾,碎骨颠崖中”警示登山者面对危险时的谨慎与警惕,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接下来,“下愚竟难晓,摧折纷相从”两句,通过对比愚者与智者的态度,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顺应的重要性。

最后,“吾方坐日观,披云笑天风”表现了诗人登顶后的喜悦与自由感,仿佛与天地同呼吸,笑看风云变幻。“赤水问轩后,苍梧叫重瞳”则是诗人借助古代神话人物的典故,表达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敬仰。“隐隐落天语,阊阖开玲珑”描绘了诗人与天地对话的情景,仿佛能听到天界的低语,感受到宇宙的奥秘。“去去勿复道,浊世将焉穷”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以及对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壮丽风光,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哲学家兼文学家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想。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晁留台刘夫人挽诗三首·其二

故家刘与魏,我亦忝姻亲。

久矣思前作,居然愧后尘。

遗芳接惇史,旧德见夫人。

怅望鹅湖路,新年草木春。

(0)

晁留台刘夫人挽诗三首·其一

自昔闻诸父,文章汉两京。

风流传壸范,烜赫振家声。

睦族今无匹,能书旧得名。

如何江左郡,今日望铭旌。

(0)

盛华彦光丘壑轩

盛侯少时伟仪观,下笔不休人共欢。

胸中别自有丘壑,万里溪山藏几案。

往来车马闹泥土,盛侯何尝著眼看。

较量今古放同异,抖擞胸襟别真赝。

今朝示我故人诗,老病穷愁得消散。

故人相继在鬼录,君虽独在饱忧患。

且住溪南数间屋,坐稳不忧时节换。

人言丘壑殊不恶,君守一丘只如昨。

文章老健气如虹,不向山岩何处著。

(0)

即事

畏事成闲厌出遨,故人不见如曹逃。

一寒一暑便衰老,如梦如幻无坚牢。

客游滚滚漫南北,往事悠悠增郁陶。

此去还能安坐否,割鸡元不用牛刀。

(0)

晋二绝·其一

纷纷礼乐付浮埃,一取玄虚祸始开。

但见出言齐老易,始知戎马不虚来。

(0)

蔬食三首·其三

夫子钓不纲,于理已不隐。

浮屠断食肉,此语说始尽。

人生惯便习,奉法乃不谨。

要当守淡薄,万事可坚忍。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