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何处?雨溟濛,深径莺啼乱红。
二十四番花信风。惺忪。海棠愁正浓。
遥想翠楼天共远。肠欲断。春绪随春换。两相思。
春不知。不知。含情当语谁?
春去。何处?雨溟濛,深径莺啼乱红。
二十四番花信风。惺忪。海棠愁正浓。
遥想翠楼天共远。肠欲断。春绪随春换。两相思。
春不知。不知。含情当语谁?
这首《河传·春去》由清代诗人孙鼎臣所作,描绘了春日离去时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开篇“春去。何处?”以疑问句式引出主题,春日的离去让人不禁疑惑其归宿。接着“雨溟濛,深径莺啼乱红”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小径幽深、黄莺啼鸣、落花纷飞的画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其中,“乱红”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花瓣随风飘散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凄凉感。
“二十四番花信风”引用了古代节气中关于花开的习俗,即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花卉开放,以此来表达春天的流转与自然的循环。此处“惺忪”二字,既形容了春日初醒的朦胧状态,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离与恍惚。
“海棠愁正浓”一句将情感聚焦于海棠花上,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棠以愁绪,进一步深化了春去的哀伤情绪。海棠花在春末夏初之际盛开,此时却正值愁浓之时,更显凄美。
“遥想翠楼天共远”则将思绪拉向远方,想象着在遥远的翠楼中,同样有人在思念着自己,这种时空上的距离感,加深了情感的分量。接下来“肠欲断”三字直接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不舍,将情感推向高潮。
“春绪随春换”点明了春去之后,一切都会随之改变,包括情感的波动。而“两相思。春不知。不知。含情当语谁?”则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面对春去无法言说的复杂心情,最后的“含情当语谁?”更是将这份情感的无处诉说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而言,《河传·春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离去时的哀愁与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