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从头说。但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
看取两轮东西者,也是樊笼中物。
这光景、年来都别。
白发道人隆中像,笑相逢、对拥炉边雪。
又过了,上元节。纸窗旋补寒穿穴。
柳黏窗、青青过雨,劝君休折。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
夜复夜、吟魂飞越。
典却西湖东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
容易得,二三月。
何处从头说。但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
看取两轮东西者,也是樊笼中物。
这光景、年来都别。
白发道人隆中像,笑相逢、对拥炉边雪。
又过了,上元节。纸窗旋补寒穿穴。
柳黏窗、青青过雨,劝君休折。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
夜复夜、吟魂飞越。
典却西湖东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
容易得,二三月。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金缕曲·其十一》。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何处从头说。" 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重新叙述过去,但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心情。
"但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 诗人借用饮酒和书写的形象,来描绘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文字的流畅自然。
"看取两轮东西者,也是樊笼中物。" 这里,“两轮”可能指的是明月或是日月,而“樊笼中物”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困顿感受。
"这光景、年来都别。白发道人隆中像,笑相逢、对拥炉边雪。" 这几句表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以及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和心情。
"又过了,上元节。纸窗旋补寒穿穴。柳黏窗、青青过雨,劝君休折。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夜复夜、吟魂飞越。" 诗人在这里叙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节气的变换,以及自己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劝勉和自己的生活状态。
"典却西湖东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容易得,二三月。"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谈及居住之地,以及自己长期未出门的情况,并且提到了春季易于到来的季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